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1《论语》十二章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文件大小:12.43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14千字
文档摘要

;;《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论语》;《论语》写作背景;;;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六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章;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填平洼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思考: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具体怎么做?;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duó)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写作特色;主题归纳;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