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各个朝代的四字成语.docx
文件大小:45.86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8.22千字
文档摘要

各个朝代的四字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一言九鼎、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衣锦还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画饼充饥(卢毓)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唐:火树银花(睿宗)天涯海角(韩愈)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乐不思蜀、南柯一梦、为虎作伥。

瞻前顾后zhānqiángùhòu出处楚·屈原《离骚》瞻:向前望;顾:回头看。

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永垂不朽yǒngchuíbùxiǔ出处《魏书·高祖纪下》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未雨绸缪wèiyǔchóumóu出处《诗经·豳风·鸱鸮》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

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万人空巷wànrénkōngxiàng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

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杞人忧天qǐrényōutiān出自《列子》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

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噤若寒蝉jìnruòhánchán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

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化险为夷huàxiǎnwéiyí出处唐·韩云卿《平蛮颂序》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

夷:平坦;平安。兢兢业业jīngjīngyèyè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

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g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

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成语】:三顾茅庐【拼音】:sāngùmáolú【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

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

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沪担高杆薨访胳诗供涧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