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贵州省石阡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题带答案.docx
文件大小:42.76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贵州省石阡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题带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以上。

A.1.3万亿斤

B.1.4万亿斤

C.1.5万亿斤

D.1.6万亿斤

答案:A

解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希腊哲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非古希腊哲学。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案:B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风险机制

答案:C

解析: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它通过价格的涨落来调节供求关系,引导资源的配置。

6.下列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国家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

C.国家对污染企业责令停产整顿

D.国家税务机关调整增值税税率

答案:D

解析: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国家税务机关调整增值税税率属于经济手段。A选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属于行政手段;B选项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属于法律手段;C选项责令停产整顿属于行政手段。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8.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C.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D.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可以不履行

答案:D

解析: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义务具有强制性。

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10.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婚姻登记

B.税务登记

C.企业法人登记

D.户口登记

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企业法人登记属于行政许可。婚姻登记、税务登记、户口登记属于行政确认。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D.《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该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非《彷徨》。

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唐朝时期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

C.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唐朝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3.贵州省的简称是()。

A.贵或黔

B.滇或云

C.川或蜀

D.湘

答案:A

解析:贵州省简称贵或黔;云南省简称滇或云;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湖南省简称湘。

14.石阡县有“中国()之乡”的美誉。

A.温泉

B.茶叶

C.长寿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石阡县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美誉。

1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