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9.9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5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徽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qí)攒成(cuán)

B.桑葚(shèn)轻捷(jié)油蛉(línɡ)

C.斑蝥(máo)攒聚(cuán)敛在盒里(liǎn)

D.以上选项都正确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懊悔屏嶂鞠躬尽瘁

B.斑斓默契锋芒必露

C.祈祷懊悔妇孺皆知

D.郝叟愧作一拍即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D.《孙权劝学》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南宋政治家、史学家。

6.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通过描写悠扬的笛声随春风散落全城,渲染了笛声的悠扬和夜的宁静。

B.《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在远赴边塞途中与返京使者相逢,因无纸笔,只能托使者带口信给家人报平安,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C.《晚春》中“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竹里馆》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描绘了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8.下列词语中“绝”的意思与“绝巘多生怪柏”中“绝”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B.绝处逢生

C.哀转久绝

D.绝伦逸群

9.下列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友人惭,下车引之④何陋之有

A.①和②用法相同

B.②和③用法相同

C.③和④用法相同

D.①和④用法不同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的景色,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有()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下列关于文学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有()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C.诗歌按内容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D.戏剧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河”一般专指黄河,“关”一般专指函谷关。

C.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