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福建农信春季招聘声明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小文因工作需要要撰写一份报告,对于报告词语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尽量使用同音字
B.词语要求含义高度精确,风格庄重,朴实
C.为显示文采,应尽量使用口语词,歇后语或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应大量使用同义词
【答案】:B
【解析】工作中的报告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其目的是准确传达信息,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在词语选择上,应保证含义高度精确,风格庄重、朴实,这样才能让报告内容清晰明了,便于读者理解,也能体现报告的专业性。而使用同音字容易造成误解,影响报告的准确性;口语词、歇后语或谚语虽然生动,但不够正式,不适合用于正式报告;大量使用同义词会让报告显得啰嗦,也不符合精炼准确的要求。所以在报告词语的选择上,应选择含义高度精确,风格庄重、朴实的词语。
2、回族民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遵循相关教规,禁食猪肉,故而也不会购买猪肉,回族人的消费因素是()。
A.政策
B.宗教
C.收入
D.价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在本题中,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遵循教规而不吃猪肉,进而不购买猪肉,这体现出宗教对他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政策通常是政府制定的规则、规定等对消费产生影响,题干中未提及政策相关内容;收入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它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但题干并非强调收入因素;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以及购买的数量,而本题并非围绕价格因素展开。因此,回族人的消费因素是宗教。
3、以下关于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啤酒瓶上标明的度数是指其酒精含量
B.白酒和肉都是碱性食物,喝酒同时应吃些酸性的食物
C.通常饮酒容易脸红的人,酒量较大
D.杜康、欢伯、杯中物等均是民间对酒的别称
【答案】:D
【解析】第一点错误,啤酒的度数表示的不是酒精的含量,而是指啤酒生产原料,即麦芽汁的浓度。第二点错误,白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时吃些碱性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第三点错误,饮酒容易脸红的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可以将乙醇迅速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红,饮酒容易脸红与酒量的大小无关。第四点正确,杜康是中国粮食酿酒的鼻祖,后作为美酒代称;欢伯,酒的别名;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主要特指酒。
4、成文日期应修改为()。
A.二零一九年七月五日
B.二〇一九年七月五日报
C.2019/07/05
D.2019年7月5日报
【答案】:C
【解析】成文日期是公文生效的时间,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二零一九年七月五日”是汉字写法不符合规范;“二〇一九年七月五日报”表述错误,“报”多余且汉字写法不符合要求;“2019/07/05”格式错误,不应该用斜杠分隔;“2019年7月5日报”中“报”多余。所以正确答案应符合阿拉伯数字标全年月日且年份全称、月日不编虚位的规范。
5、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下列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人员中不包括()。
A.总理
B.副主席
C.国务委员
D.副总理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而副主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不存在国务院任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相关规定,所以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人员不包括副主席。
6、在下述_____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答案】:C
【解析】挤出效应是政府支出影响私人支出的现象。当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提高,进而导致私人部门的支出被挤出,符合挤出效应的定义。
7、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
A.政府财政
B.用人单位
C.企业
D.退休人员
【答案】:B
【解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关于其费用缴纳主体,依据社会保险相关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政府财政在社会保险体系中主要起到补贴、扶持、兜底等作用,并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直接缴纳主体;企业只是用人单位的一种类型,不能涵盖所有的用人单位范畴,表述不全面;退休人员一般已不再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