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回忆版.docx
文件大小:44.6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5.54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

网友回忆版汇总

1、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案列出了党委、政府将被追究责任的16种行为。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此方案意义重大。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有助于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让各部门真正把环保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方案列出16种被追究责任的行为,为环保工作划定了清晰红线,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使其积极履职尽责。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乎当下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河北的可持续发展。在落实过程中,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方案落地,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案,让环保督察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为河北的绿色发展筑牢根基。

【解析】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强调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这个层面来看,河北省出台方案,明晰环保责任“红线”恰是督促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制度利剑、一道制度屏障,对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新常态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地方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破坏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往往与党政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力、尽职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某些领导干部一味追求政绩重眼前、轻长远,为了经济指标搞垮生态文明,得不偿失。良法促善治,关键在落实。要全力抓好制度落实:一要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政绩观,全面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二要完善配套机制。抓紧制定落实制度实施细则,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并将此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真正发挥考核评价和选人用人的“指挥棒”作用。三要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审计、巡视以及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等渠道和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切实防止小问题酿成大灾害。四要从严问责追究。以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的监督考核为抓手,以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为手段,促使地方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努力形成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用严格的责任制度强力推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2、你是医院值班大夫,病人家属说要复印病例着急出院忘带身份证,但是医院和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本人携身份证办理。你怎么办?

【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我作为值班大夫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妥善处理。首先,我会对病人家属表示理解,安抚他们着急的情绪,让他们先冷静下来。向家属详细耐心地解释医院和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本人携身份证才能复印病例这一要求的原因,强调这是为了保障病人信息安全和遵循相关法规。同时,我会为家属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比如询问他们能否联系到病人本人,让病人通过线上方式提供身份证信息或电子身份证;若家属不方便返回取身份证,告知他们是否可以委托他人帮忙将身份证送来。如果时间上来不及,我也会告知家属是否可以先办理出院手续,后续再在规定时间内携带身份证来复印病例。我会全程以热情、专业的态度为病人家属服务,在遵循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病人能够顺利出院。

【解析】作为医院的值班大夫,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面对病人家属着急出院但却忘带身份证,我一定会积极为病人家属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我会安抚家属的情绪。并询问他们是没带自己的身份证还是患者的。第二,如果是患者的,那么向他们说明医院和国家的政策规定,必须携带患者本人身份证件办理,没有患者的身份证就无法查阅病例信息,除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以及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负责病案管理、医疗管理的部门或者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