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心理治疗(主管技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张同学在参加外资公司的面试前,精心地修饰自己,想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运用了社会心理学中印象管理的()。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与定型
E、晕轮效应
2.19岁男性患者,3年前考入高中,因学习日渐紧张,对兼职学生干部社会活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但老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可加分,患者为之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学习,又怕辜负老师,难以决断,辗转不眠,通宵达旦。做事更加小心,一次去外面打水,借用了一妇人水桶,用完客气地说了声“麻烦您了”,然后挑水回家。途中突然想起应该说“谢谢您”,不应该说“麻烦您”,便回头去找那个妇人更正。刚走几步,又想区区小事,如此认真很荒唐。就此问题患者在路上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近一个月来,患者自觉病情发展了,有时明知是坏事,也想去做。比如女同学和自己说话时,就想拥抱,又生怕自己真会这样做,自己在心里骂自己“流氓”。常用于该疾病治疗的药物为()。
A、氟伏沙明
B、氯普噻吨
C、奎硫平
D、唑吡坦
E、丙戊酸镁
3.适应退休生活的心理过程是()。
A、期待期-退休期-稳定期-适应期
B、退休期-期待期-适应期-稳定期
C、退休期-适应期-期待期-稳定期
D、稳定期-退休期-期待期-适应期
E、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
4.“思乡病”这种心身性障碍体现了一种文化现象,叫做()。
A、文化涵化
B、文化革新
C、文化传播
D、文化冲击
E、文化适应
5.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5岁
E、16~18岁
6.试图以行为主义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是()。
A、侵犯-挫折假说
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本能论
D、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E、平衡理论
7.患者不主动交代病情,每次谈到关键问题,患者都要回避,并表现出焦躁不安,这属于()。
A、移情
B、阻抗
C、自由联想
D、解释与重建
E、修通
8.弗洛伊德认为威胁的根源来自本我的本能性冲动,这种焦虑属于()。
A、现实性
B、客观性
C、神经症性
D、道德性
E、心理性
9.斯金纳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
A、观察学习
B、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消退
E、自我强化
10.患者女性,46岁。因担心缝衣针通过血管掉到女儿心脏里去三年而寻求心理咨询。就诊时患者反复询问会不会掉进去,当医生解释不会掉进去时,患者表示同意。但过一会儿,又要医生解释和保证针头不会通过血管掉到女儿心脏里,反复多次。下列不是CCMD-3特点的是()。
A、以前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依据
B、分类更进一步向ICD-10靠拢
C、保留像神经症、同性恋等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
D、把ICD-10中的性欲亢进纳入CC-MD-3
E、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编制
11.分析治疗师鼓励患者,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不要在乎所说得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合乎逻辑。这种方法是()。
A、节制和中立
B、自由联想
C、移情
D、解释与重建
E、修通
12.小刘很早就秃头了,他经常告诉别人的是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
A、升华
B、反向
C、幽默
D、否定
E、投射
13.焦虑症与恐惧症最大的区别在于()。
A、自主神经症状
B、运动性不安
C、回避行为
D、无明确对象和内容
E、自知力完整
14.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