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638.99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39万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体现公正原则的是()。

A、对有危险或伤害的诊治措施,通过评价,选择利益大于危险或利益大于伤害的行动

B、将有关的类似个案以同样的准则加以处理,而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加以处理后,有权选择意愿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

C、杜绝对患者的有益伤害

D、医生在诊断时考虑患者的各方面因素

2.下列著作中,属于张仲景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外科正宗》

C、《备急千金要方》

D、《张氏医通·医家十戒》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额面QRS心电轴为左偏

B、V1导联QRS波群呈兔耳征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C、V5导联QRS波群呈QS形多为室性心动过速

D、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有力证据

E、QRS波群时限一般在0.12~0.14s

4.最早明确提出保守医密和反对堕胎这两条医德规范的是()

A、《黄帝内经》

B、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C、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D、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E、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5.关于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的论述,错误的是()。

A、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T波低平或倒置

B、约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T波改变

C、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

D、服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T波改变

E、属功能性T波改变

6.医方是一种专家形象,在双方关系中居于完全主动地位;而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处于被动地位,完全听命于医方发出的指令反映的是()的医患关系。

A、主动被动型

B、指导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D、消费型

7.患者男性,83岁,反复发作晕厥7个月。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可见5.3s的长PP间距,且该长PP间距与窦性节律的PP间距无明显的倍数关系,应诊断为()。

A、心室颤动

B、室性逸搏心律

C、窦性停搏

D、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E、交界性逸搏心律

8.巨大倒置的T波,其形状酷似马蹄形()。

A、Brugada波

B、Epsilon波

C、Lambda波

D、Niagara波

E、Osborn波

9.患者女性,65岁,活动后疲劳、气短。心尖部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左心房内以蓝色为主的花彩血流,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A、二尖瓣反流,轻度

B、二尖瓣反流,中度

C、二尖瓣反流,重度

D、三尖瓣反流,轻度

E、三尖瓣反流,中一重度

10.在()下,中国的城市通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农村通过合作医疗等医疗制度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

A、市场经济体制

B、小农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D、商品经济体制

11.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12.东汉名医华佗医技高明,朝廷曾多次召他进宫作官,但均被他拒绝,最后惹怒曹操,竞被投入监狱惨遭杀害。从这个案例体现了华佗的医德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