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版
第
第1-页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宁德市古田县大甲镇
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居民代表会议每()召开一次。
A.半年
B.季度
C.月
D.年
【答案】:B
2.社区服务站在()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
A.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
B.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
C.街道办事得和社区党组织
D.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
【答案】:D
3.社会工作者对待受助对象的基本态度是()。
A.尊重
B.批判
C.案主自决
D.接纳
【答案】:D
4.如果不只是一个学生遭遇相同的困扰问题,他们的家长也往往具有类似的特质与共同的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往往会采取()提供服务。
A.个案工作方法
B.社区工作方法
C.小组工作方法
D.社会工作行政
【答案】:C
5.检验社区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是()。
A.完成工作
B.居民满意
C.组织好自治
D.做好服务
【答案】:B
6.79岁的王奶奶育有一子一女,与老伴共同居住在某养老院。王奶奶曾经做过胃切除手术,比较注意饮食。近期,她左腿膝盖做了手术,只能卧床休养,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交受限。王奶奶心事比较重,经常担心术后恢复不好,生活无法自理,瘫在床上等死,也担心给老伴和子女添麻烦。王奶奶很想对老伴与子女诉说自己的心事,但她们都觉得王奶奶瞎想,不愿与她谈。关于王奶奶需要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术后卧任休养的照料是安全需要
B.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性是中介需要
C.家人沟通理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命与死亡教育是满足成长需要
【答案】:D
7.社会工作者小马一直负责“流动儿童助学行动”,具体工作包括:开展咨询服务,对接服务需求,设计资助方案提供专业服务,链接更多资源进入流动儿童教育领域。下列服务中,体现小马具备干预能力的做法是:
A.厘清流动儿童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B.指导流动儿童改进学习方法
C.反思流动儿童服务的优缺点
D.联系企业捐赠文具帮助流动儿童
【答案】:B
8.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某小区曾经发生了几起老人意外跌倒的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小王联络物业公司对全小区的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并且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在小区内进行巡查。上述措施满足了老年人________的需要。
A.社会参与
B.就业休闲
C.健康维护
D.居家安全
【答案】:D
9.我国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
A.街道办事处
B.社区工作站
C.居民委员会
D.社区服务中心
【答案】:C
10.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摸排困境儿童家庭情况时,了解到35岁的汪先生失去了工作,妻子离家出走,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家庭生活困难,两个孩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小刘通过走访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们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疏远,为此,小刘决定根据生态系统为汪先生整合外部资源,其最适宜的做法是()。
A.帮助汪先生了解就业救助政策,提供街道免费再就业培训信息
B.引导两个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文化课的成绩
C.协助两个孩子学习并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D.着眼于汪先生个人,开展家庭亲职教育,建立健康的养育观念
【答案】:A
11.老李车祸致残后,始终无法接受现实,心情沮丧,对生活丧失信心。社会工作者小刘得知上述情况后,着手为老李提供服务。在与老李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中,小刘恰当的做法有()。
A.相信老李的改变能力
B.要求老李接受现实
C.接纳老李沮丧的情绪
D.同情老李的处境
【答案】:C
12.服务对象:“我工作很忙,平时婆婆帮忙带孩子。你也知道隔代亲,老人家比较宠孩子,小孩子现在说话就没大没小的,管了婆婆就不高兴,不管我又怕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跟我也不亲了……”社会工作者:“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希望孩子懂规矩,但是找不到让婆婆接受、孩子又不逆反的方法,是吗?”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技巧是:
A.忠告
B.澄清
C.对焦
D.对质
【答案】:B
13.小李读初中时父母因家庭矛盾离异,母亲搬离后再无消息,父亲再婚,他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令小李一直振作不起来,频繁更换工作,收入不稳定。经社区居委会介绍,社会工作者小王主动联系了小李。为了建立专业关系,小王首先要做的是()
A.阐明小李的权利责任
B.专注倾听小李的困扰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