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人民币有效汇率、贸易收支、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比较分析综述》3500字.docx
文件大小:159.4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84千字
文档摘要

人民币有效汇率、贸易收支、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比较分析综述

1.1人民币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现状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加强了中国和国际之间的交流,贸易收支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不断发展壮大。在早期的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数量相对比较小。从2001年开始,随着我国重新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发展更是进入了一条“快车道”。就相关的数据可见,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其综合排名超越了当年的日本跃居全球第三大贸易国。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一大国。

图1.1中国1997-2020年贸易收支贸易量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

从图片1.1所见,1997年12月到2020年12月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图可知,1997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仍较为缓慢,进出口差额几乎为零,未呈现出大幅发展的特点。我国自2001年重新加入WTO以来,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20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呈现喷涌式的增长,总增长额805.98%,平均到每年的增长率为47.41%,同时,十多年来我国的进口贸易额总增长约776.76%,平均年增长率45.69%,出口贸易额总增长约为832.66%,平均年增长率约为48.98%。从这些数据可以得知,进出口贸易的井喷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红利。而不太乐观地又看到,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比在近几年呈现了下滑趋势。

图1.2贸易收支累计同比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化2007-2020年逐年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从图1.2可以看到,2007年11月以来至2020年11月我们国家的出口累计增长数值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关系可寻。十多年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缓慢上升,直到2016年中美贸易摩擦成为一个拐点后下降,但随后又缓慢上升。而这十多年间的进出口波动幅度则比汇率波动要大得多,可见汇率的稳定对进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

不过结合国家大事,进出口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波动,和当年的国际局势息息相关,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就直接使我国的贸易进出口增长率直线下降,随后经济逐步复苏,进出口增长率也得到了一些上升。而2016年的中美贸易战又使贸易额跌入谷底。

1.2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比较分析

1.2.1贸易收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对进出口贸易在短期之内是否存在对经济增长起到影响的分析研究中,将净出口贡献率和净出口贡献度作为重点指标进行比对观察。再通过计算净出口贡献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得到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计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得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图1.32007-2020逐年贸易收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贡献度示意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图1.42007-2020年中国贸易收支GDP累计同比实际增速与净出口贡献度示意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从图1.3可以看出,2015年到2018年,我国的净出口贡献率上下波动幅度较大,2016和2017年两年更是处于负贡献率,同样为负贡献率的还有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年间的波动则较为平稳,其变化的幅度处于较为平缓的区间。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贡献率的向下波动主要是受到了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等环境的影响,并且近十年不如前十年的贡献率高,也从侧面反映了长期以来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从图1.4可以看出,GDP增长率在2007年至2015年的8年间一直处于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一直到2020年尽管有波动,但一直稳定在10%左右,而净出口贡献率的指标基本和GDP增长率一致,可见两个指标具有较高的趋同性。

1.2.2经济增长对贸易收支依存度

由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出口贸易作为主要的国家贸易的手段,因此分析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具有极大的价值,可以直接反应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的占比情况。通过得出这个数值不但可以有效反映出他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给本国的经济贡献,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对一个国家贸易的依赖程度,该数据也能较直观地表明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良好的开放程度。

图1.52007-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赖度示意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公示

从图1.5我们可知,随着中国在本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