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6.94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9.48千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森林上茎干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及()、枝枯、肿瘤丛枝、带化、萎蔫、立木腐朽、流胶流脂,不同症状类型的茎秆病害发生严重时,最终都能导致枯萎死亡。

2.什么是森林植物病理学?

3.说说植物病原菌致病性变异途径。

4.板栗疫病的发病程度通常与气象因子中的()和()关系密切。

5.说出在昆虫翅分区中的三缘三角。

6.黑龙江杨树三种检疫枝干害虫危害状特点。

7.植物病害症状处于动态变化中。

8.简述真菌的概念及其生活史。

9.()是由转主寄生的真菌引起的病害。

10.苗木白绢病后期在病根颈表面形成油茶籽似的圆形()。

11.真菌营养体的主要类型?

12.简述病害循环的定义。

13.寄主的垂直抗性控制基因多数情况下是主效基因。

14.槲寄生不是全寄生性植物。

15.简述林木的抗病机制?

16.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

17.蚜虫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是属于非持久性的。

18.依据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回答以下问题。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初侵病原和再侵病原是什么。

19.松针褐斑病与红斑病的比较?

20.温度是影响真菌侵入的关键因素。

21.依据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回答以下问题。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发病特点。

22.叶部病害的初侵染源?

23.简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24.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内含体能否作为植物病毒病诊断的唯一标准?

25.防治苗木茎腐病主要措施是()

26.木材腐朽根据色泽可分为()、()两类。

27.杨树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28.简述病害防治的四道防线。

29.松针褐斑病主要分布在()、()、()等省。

30.波尔多液是林木病害防治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

31.()时期寄主与宿主建立了寄生关系。

32.桃缩叶病的防治方法?

33.简述病状类型中的流脂或流胶。

34.杨树灰斑病的传播方式和侵入途径。

35.怎样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36.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

37.以马尾松毛虫为例,说明其在分类中的位置。

38.较均匀分布是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39.常见病征描述类型()、()、()、()脓状物。

40.植物类菌原体对()敏感。

41.梨锈病病叶表面产生的黑色小颗粒是(),其背面产生的黄色的毛状物是()。

42.简述病毒病的症状和诊断。

43.病部形成霉状物是真菌病害特有的。

44.林木病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45.林木病害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46.兼性寄生(兼腐生)

47.冠瘿病又称()、根瘤病、黑瘤病、肿瘤及肿根病等,病原为(),该病原菌主要发生在幼苗和幼树干基部和根部。

48.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菌以()、()和()在病皮及病残株枝干中越冬。

49.放烟最基本条件是具备()。一般产生在日落后至次日黎明前。

50.褐色腐朽和白色腐朽?

51.较真菌和细菌在侵染途径上的异同?

52.半翅目昆虫通称()。

53.油茶炭疽病较()果实受害重。

54.简述病原物的寄生方式。

55.针叶树根白腐病的主要症状?

56.简述菌丝组织体类型与功能。

57.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在流行学方面有何特点?

58.林木病害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措施?

59.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过程可划分为几个时期?侵入途径有哪些?

60.昆虫的食性比较复杂,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四类()、()、()、()。

61.繁殖只能产生无性孢子属于真菌的主要特征。

62.防治桃褐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是()

63.拟态和()有利于昆虫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为害。

A、趋光性

B、趋化性

C、假死性

D、保护色

64.栽培技术防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65.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6.植物病原细菌与类菌原体都是原核生物。

67.寄主植物这种抵御病原物侵染的活动的特性或能力称为()通常用高度抗病、()、()、高度感病。

68.林木病害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措施?

69.植物病原细菌侵入的途径有()和()两种。

70.鼠类为害林木的方式有哪几种?

71.()病害可通过喷菌现象进行简易诊断。

72.林木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是什么?

73.褐色腐朽和白色腐朽分别是什么?

74.植物病原细菌与病毒都可以由伤口侵入,经雨水传播。

75.以相关属为例,谈谈腐霉目Pyth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的孢子囊、孢子囊梗形态变化与其寄生性、生活习性变化的关系。

76.真菌的繁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产生的孢子有两类,分别称为()和()

77.林木病害流行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78.简述枣疯病发生的主要症状。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