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矿产市场情况分析:ESG实践进展与提升路径.docx
文件大小:18.6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8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2025年矿产市场情况分析:ESG实践进展与提升路径

2025年,随着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推广与应用,矿产行业的ESG实践力量已成为影响企业猎取国际市场准入资格、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矿产行业的ESG实践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进展,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能源资源平安。本文通过对我国矿产企业在披露、评级和投资等环节的ESG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探究提升我国矿产ESG实践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一、矿产领域ESG信息披露逐年提升但仍存差距

近年来,我国矿产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矿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133家矿产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率达72.18%,较2023年上涨10.35%,相比于十年前上涨53.97%。然而,尽管信息披露率有所提升,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政策,而国际市场上的欧盟可持续进展报告准则(ESRS)、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规章提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首批两份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ISDS)等标准的相继出台,对企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矿产企业国际评级掩盖率低且结果落后

矿产市场状况分析提到从国际评级机构的掩盖率来看,美国知名评级机构明晟(MSCI)的ESG评级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ESG表现评估体系之一。截至目前,我国133家矿产上市公司中,仅有54家被纳入MSCI的ESG评级,掩盖率为41%。其中,43家被评为行业落后级,占比约80%。这表明我国矿产企业在国际评级体系中的表现整体落后,反映出国际评级体系与我国ESG治理现状的适配度较低。

三、矿产行业ESG股权投资规模小且缺乏指数产品

我国矿产行业的ESG股权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数据显示,我国133家矿产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包含ESG相关投资基金,基金主题主要为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持有份额合计16.78亿元,仅占133家矿产上市公司总市值的0.04%。此外,我国尚未发布与矿产行业相关的ESG指数产品,这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不相匹配。

四、矿产行业ESG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ESG成为关键矿产国际竞争的新手段

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进展和能源绿色转型给予关键矿产重要的战略意义,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争夺的焦点。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过系列战略措施加紧争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本国供应平安。在此背景下,我国矿产企业“走出去”将面临资源猎取难度加大、竞争对手数量扩充、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等一系列挑战。强化自身ESG治理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关键矿产国际竞争的必定选择。

(二)国际评级机构指标难以适配国有矿产企业导致评级较低

以MSCI的评级体系为例,我国共有54家矿产上市公司被其纳入,从评级结果看,43家矿产企业处于ESG评级落后区间,包括31家国有矿产企业。西方评级机构基于欧美企业运营规律构建的评级指标不适用于我国国有矿产企业,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导致国际主流评级体系在评价中国企业时有偏差。

(三)主流ESG信息披露指引执行层面仍需按行业细化

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ESG或可持续金融相关课程,限制了ESG学问的传播和人才培育。社会层面,ESG金融类证书处于初建阶段,权威证书体系尚未建立,相关的培训行为更多呈现自治性、市场化特点,政府参加较少。基于多家矿产上市公司调研发觉,从事ESG工作的职员普遍缺少矿产领域的专业认知,需要深化理解矿产相关的专业学问。

五、提升我国矿产ESG实践力量的建议

(一)推出中国矿产企业ESG信息披露通用规章

推出适用于中国矿产企业ESG信息披露通用规章,为矿产企业供应操作方案和规章指引。通过系统梳理国际广泛应用的矿产行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对标国内外知名评级机构ESG评级体系,初步形成矿产ESG信息披露指标框架,并充分融合矿产企业、评级机构、询问机构、基金公司的反馈看法进行修改完善。

(二)选择部分国内优秀ESG评级机构重点扶持

国内ESG评级机构亟需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形成合力,强化本土化ESG评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金融巨头收购ESG评级机构或独立研建ESG评级体系的方式,提升国内ESG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三)构建中国矿产ESG指数

通过构建中国矿产ESG指数,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矿产领域,为投资者供应明确的参考指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