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
PREFACE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双碳”工作为总牵引,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01深刻认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0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03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深刻认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
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我国能源资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目前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石油、天然气和部分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
压力持续加大,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多重困难挑战。;;
当前,新技术快速迭代,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我国产业门类齐全,新能源、新业态和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具备在变革中掌握先机的有利条件。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将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广阔市场。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以扎实推进“双碳”工作为牵引,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
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不稳固,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必须以扎实推进“双碳”工作为重要载体,发挥降碳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转变,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自身碳减排的同时,积极参与多双边对话合作,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必须以扎实推进“双碳”工作为重要契机,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强化绿
色低碳领域多双边交流沟通和务实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深刻认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
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过剩产能,10年来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
√一二三产比例进一步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加快,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一批“无废城市”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过去1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
碳排放增速由“十五”的12.5%、“十一五”的6.1%,降为“十二五”的3.3%、“十三五”的1.7%,排放增
量也以每5年约6亿吨的速度下降,“十三五”时期增量仅为6.7亿吨。
过去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约34%。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累计下降48.4%,超额完成上一阶段承诺的自主贡献目标。;
深人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10年来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占全球
人工造林的1/4。2021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
提高到194.93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保护率
达到52.65%。
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在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
连续保持“双增长”的同时,实现水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