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团标制定工作组
二零二五年四月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
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
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
定》相关规定,中国商品学会决定立项并联合西城工程设计集团有限
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团体
标准。于2025年4月17日,中国商品学会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
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立项通知,正式立项。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施工活动常伴随噪音、粉尘、废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会
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如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
等施工设备产生的噪音常超出国家标准,夜间施工影响更显著;土方
作业、物料搬运及建筑拆除等易产生大量扬尘;施工废水若未经处理
直接排放,可能含有油污、泥浆等污染物;建筑垃圾、包装材料等固
体废物若不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理,会占用空间并污染环境;施工还会
对周围植被和生物栖息地造成破坏,导致生态失衡。随着环保意识的
提高和相关法规的完善,施工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更多重视。部分地
区已开始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
施工现场的噪声、扬尘等指标,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例如引入
“工地噪声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创新推出“在线监测数据+远程喊停”
多级监管模式,有效监管和控制施工噪声。一些施工单位也开始设立
专门的环境监测小组,负责监测设备的选购、安装及日常维护,并制
定详细的环境监测计划。
通过明确监测的项目、频次、点位及方法等,对施工过程中的环
2
境要素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
的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保护周边生
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规范监测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反
映施工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提供科
学的数据支持。帮助相关部门掌握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
从而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实现对施工污染的有效控制。为施工
单位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
确保施工企业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避免因环境问题而导
致的处罚,保障环保法规政策的有效实施。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技术规程》的团标发布为建设工程施
工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统一、明确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它明确了监
测的方法、仪器设备、布点原则、监测频率等具体要求,使得监测工
作有章可循,避免因监测方法不一致、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数据不准确
或不可比,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该规程对监测
人员的资质、监测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审核等方面
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有助于加强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减少误差和人
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整体监测质量,为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管理提
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规范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掌
握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如噪声、扬尘、废
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这
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施工活动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平衡和公众健康。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技术规程》该规程总结和吸收了国内
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指
导和规范。这有利于推动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
3
新,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作为建
设工程领域环境保护法规的配套技术文件,规程为环境执法提供了具
体的技术依据。环境监管部门可以依据规程对建设工程施工环境监测
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保障环保法
规的有效实施,增强法规的执行力和权威性。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引导
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自觉遵守监测技术规范,提
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整个行业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推动建设
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