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团体标准
《乘用车用橡塑密封条》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5年05月
一、任务来源
依据《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乘
用车用橡塑密封条》由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于2025年5月6日批准
立项,立项编号:T2025326。本标准由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河
北省质量信息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河北盛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河北凯宇密
封件有限公司、河北全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威县永盛汽车配件制造
有限公司、威县新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二、目的和意义
威县作为全国重要的乘用车密封胶条生产基地,经过四十多年的
发展,已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市场销
售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当地密封胶条企业数量众多,超500家,从
业人员达数万人,年产值超50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
外,与中国一汽、中国重汽、吉利汽车、郑州宇通等二十余家汽车生
产厂商建立长期合作。
然而,在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逐渐
凸显。第一,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呈现“小、散、乱”的格局,多
数企业规模较小,这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品牌建设方面力不从心,
多依赖低价竞争,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摆脱“低端制造”的刻板印象,
影响威县橡塑胶条的整体区域品牌形象。第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
2
企业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使用劣质原材料,简化生产工艺,导致产
品质量不稳定,密封性能、耐用性等关键指标不达标,消费者投诉不
断,严重损害了市场声誉。第三,市场秩序混乱,部分企业知识产权
意识淡薄,仿冒、抄袭知名品牌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加剧了市
场的恶性竞争,还引发诸多知识产权纠纷,阻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
展。
在此背景下,《乘用车用橡塑胶条》的制定与实施,成为破解产
业发展困局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乘用车密封胶条团体标准》的实
施可增强消费者对“威县胶条”的质量信任度,助力企业打入国内主
流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并拓展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
通过标准配套的技术研发专项资金(如支持三元乙丙胶料性能优化、
涂层工艺创新、智能化检测设备研发等),形成“以标提质、以质创
牌、以牌增效”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从“低价同质化竞争”向“高
端差异化发展”转型。
三、技术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了有关乘用车用橡塑胶条国内外标准资料,
国家层面已出台GB/T21282《乘用车用橡塑密封条》和QC/T639《汽
车用橡胶密封条》,对乘用车密封胶条提出原则性要求,但缺乏针对
县域特色产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国内部分地区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
但多侧重于宏观指导,未充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
相比于乘用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此标准根据威县特点作出针
3
对性调整:重点聚焦以三元乙丙为原料制作密封胶条,结合威县主要
生产产品类型,将标准范围明确为更具区域产业特色的玻璃导槽和门
框用密封条,并在性能要求上创新加入涂层厚度要求。标准既遵循国
家行业标准基础框架,又立足威县产业“原料集中、品类聚焦、工艺
特色”的实际,通过精准细化原料选用、产品品类及性能指标,形成
适用于威县产业特点的团体标准。
四、必要性
威县乘用车密封胶条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普遍面临技术创新能
力不足、品牌溢价能力弱、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部分企业为降
低成本,使用非标准原料或简化生产工艺,导致产品关键性能不稳定;
另一些企业仿冒知名品牌、抄袭设计,加剧市场恶性竞争。这些问题
不仅损害“威县胶条”区域品牌形象,更制约产业向中高端市场升级。
本标准的制定,紧密围绕威县产业特点靶向施策:通过限定以三
元乙丙橡胶为核心原料,删除了聚氯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原料内容,
从源头提升产品基础性能;针对玻璃导槽、门框密封条两类主导产品,
专项制定差异化性能指标,新增涂层厚度等创新性要求,强化产品技
术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