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中国文化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合一。
2.鲁迅更加推崇西方的文学与文化,认为中国文学使人沉静,不适合社会环境。
3.中国的中庸之道执着于保持整体的()
A、灵活性
B、完整性
C、对立性
D、矛盾性
4.基督教是西方伦理道德的根基。
5.恩格斯将生物重演律转化到思维和文化层面上。
6.中和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
7.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是一个直线型的发展模式。
8.从已有的文化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偏于()的性格。
A、阴柔
B、阳刚
C、刚柔并济
D、刚柔之间
9.鲁迅的《奔月》中,羿是被自己的弟子逢蒙射死的。
10.质料是指事物的()
A、本质
B、潜能
C、构成
D、发展
11.中西审美与科学的思维差异,表现为()的差异。
A、概念
B、形式
C、文字
D、审美
12.尼采激烈反对基督教,所以他并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13.以下哪一项不是柏拉图推崇的?()
A、哲学
B、智慧
C、艺术
D、科学
14.儒家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
A、仁
B、义
C、礼
D、信
15.尼采认为自己是酒神艺术家,而酒神艺术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政治
B、文学
C、音乐
D、美术
16.中国古代的文学中的悲剧和喜剧往往是截然分明的。
17.()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一个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后,孔子道德战胜野蛮的故事。
A、雨果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18.中国文学侧重于在()当中求发展。
A、批判与否定
B、批判与肯定
C、继承与复古
D、继承与创新
19.不精准是中国概念的特点。
20.比较文学从跨意志文化的角度来说,在很大意义上就是比较()
A、意志
B、作者
C、文化
D、社会制度
21.老子认为动优于静。
22.“基督教就是文化”是()的名言。
A、法朗士
B、克尔恺郭尔
C、但丁
D、T·S·艾略特
23.克尔恺郭尔把人类的文化性生存方式分为审美的、伦理的和()
A、信仰的
B、宗教的
C、道德的
D、法律的
24.新小说流派反对过度的科学性。
25.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从()的媒介划分了诗画的界限。
A、内容
B、审美
C、形式
D、目的
26.以下感性现世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7.《文心雕龙》是带有相当逻辑性的文学批评著作。
28.根据《淮南子·外八篇》,()派羿去射日。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29.儒家的伦理大厦始于()
A、诗
B、乐
C、礼
D、易
30.黑格尔之后,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的哲学与()的哲学。
A、文学
B、艺术
C、审美
D、技术
31.关于中国戏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的
B、弹性
C、严谨性
D、模糊性
32.康德认为()就是力量。
A、知识
B、伦理
C、法律
D、德性
33.“法是真正理性的产物”是()的名言。
A、卢梭
B、德斯鸠
C、康德
D、莱布尼茨
34.鲁迅批评屈原()
A、没有鲜明的语言风格
B、没有典型的文学意向
C、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
D、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