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反诈骗主题班会小学.pptx
文件大小:27.6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8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反诈骗主题班会小学20XX汇报人:XX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目录01班会目的与意义02反诈骗知识普及03互动教学活动04家长与学校合作05班会效果评估06后续跟进与改进

班会目的与意义第一章

提高学生防骗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钓鱼、电话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法,增强识别能力。认识常见的诈骗手段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不轻信陌生人,不泄露个人及家庭信息。培养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教授学生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如何保持冷静,正确应对,比如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学习正确的应对策略010203

培养学生安全习惯提高警惕性认识诈骗手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钓鱼、电话诈骗等。教育学生在遇到陌生人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金钱时,要保持警惕,及时向成人求助。正确使用网络指导学生安全上网,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轻信网络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强化校园安全教育通过班会教育,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防骗意识01组织模拟诈骗情景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潜在的诈骗威胁。模拟诈骗情景演练02鼓励家长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反诈骗教育,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守护孩子的安全网络。家长与学校合作03

反诈骗知识普及第二章

常见诈骗手段介绍诈骗者通过假冒官方邮件或短信,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网络钓鱼01骗子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或同事,通过电话或社交媒体请求转账或提供财务帮助。冒充熟人诈骗02诈骗者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中奖,要求先支付税费或手续费以领取奖品。中奖诈骗03骗子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虚假的金融产品或项目,最终卷款潜逃。投资理财骗局04

如何识别和防范教育孩子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对陌生人提出的请求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警惕社交工程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特别是涉及转账、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时,要进行多方核实。防范电话诈骗通过检查网站链接的真实性,避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识别网络钓鱼

安全使用网络与手机通过案例学习如何识别钓鱼网站,避免输入个人信息,保护账户安全。01了解恶意软件的种类和危害,学会使用安全软件进行防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02教授学生如何设置复杂且难以破解的密码,以及定期更换密码的重要性。03强调在社交网络和游戏中不随意透露家庭住址、电话等敏感信息,预防诈骗。04识别网络钓鱼防范恶意软件设置强密码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互动教学活动第三章

角色扮演游戏学生扮演诈骗者和受害者,通过模拟电话诈骗场景,学习识别和应对诈骗电话的技巧。模拟诈骗电话设置模拟银行柜台,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何安全进行金融交易,警惕诈骗行为。银行柜台交易通过角色扮演网络购物情景,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网络购物陷阱

案例分析讨论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模拟诈骗电话情景,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电话诈骗。模拟诈骗电话情景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认为有效的反诈骗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小组讨论防范措施教师提供真实的诈骗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诈骗者的手段和受害者的应对策略。分析真实诈骗案例

安全知识问答诈骗手法识别01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识别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如假冒客服、钓鱼网站等。正确应对策略02教育学生在遇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应如何正确应对,比如不透露个人信息、及时求助成人。紧急求助流程03介绍遇到诈骗时的紧急求助流程,包括报警电话、联系家长或老师等步骤。

家长与学校合作第四章

家长教育讲座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家长如何识别网络诈骗,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识别网络诈骗01介绍电话诈骗的常见手段,指导家长如何应对可疑电话,避免财产损失。防范电话诈骗02强调家长在儿童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分享如何教育孩子防范陌生人和不安全环境。儿童安全教育03

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家长会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表现,促进家校信息共享。0102在线沟通平台利用微信群、校讯通等在线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即时沟通,方便快捷地交流学生情况。03家访活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共同制定防骗措施01家长与学校建立定期沟通渠道,共享学生在校外活动信息,及时发现异常行为。02学校和家长共同组织反诈骗主题班会,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03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应对诈骗事件的紧急预案,包括报警流程、信息收集和心理辅导等措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联合教育活动制定紧急应对预案

班会效果评估第五章

学生反馈收集向学生家长发送反馈表,了解家长对孩子在反诈骗知识方面的变化和班会活动的看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诈骗的认识和班会学习后的感受,收集定性反馈信息。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生对反诈骗班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