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兴趣小组校本教材
新密市实验小学信息技术组二0一五年三月
精选范本,供参考!
特点及目的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花钱少、能够独立完成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学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形式
(1)开设科技课,使学生普遍受到科学教育,并学生制作。
(2)建立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
(3)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辅导。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主要特点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
(1)结构简单。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小学生可以掌握。
(4)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5)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
活动内容和辅导方法
(1)依照图纸、说明,或印制好的材料进行制作。
(2)以培养创造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的科技小作。
精选范本,供参考!
主要以制做儿童喜爱的玩具为主,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啄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时两只鸡头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于杠杆力点、支点的位置不同。学生在了解道理之后,各自设计、制作了许多的杠杆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猫钓鱼、打乒乓球、过峡谷等。
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教师利用实物讲解如何利用废旧钟表的齿轮和废旧玩具设计制作新的玩具。有些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完成了构思新颖、质量较高的活动玩具,如手操纵电动旱船、电动碰碰车、机器人、滑稽人跳舞、猫头鹰和老鼠等。
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年级竞赛。如一次四、五、六年级进行风力车比赛。我们规定赛车的轮子必须是用厚纸自制的,不能用现成轮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样式不限。又一次进行橡皮筋动力车比赛,只限定必须用统一规格和长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的赛车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自制物件
自制壁挂花篮材料与工具
两个雪碧饮料瓶、胶水、刻刀、剪刀、
精选范本,供参考!
钉子一枚。
制作方法
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自制壁挂花篮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精选范本,供参考!
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做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下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精选范本,供参考!
自制手电筒
材料
1.废弃的易拉罐
2.厚瓦楞纸
3.两节5号电池
4.塑料盖2个
5.灯泡1个
6.导线与易拉罐相对立的一段
制作方法:
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自制手电筒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5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导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这样子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
用法
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精选范本,供参考!
自制太阳灶
首先要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后再用硬质泡沫塑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出一个细孔,穿入一根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成90°的直角,之后各留5厘米。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板上。然后再将一根细竹签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