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安评估准那么姓名:万项超学号:S309060148
评估准那么
TCSEC1983年,由美国国家计算机平安中心〔NCSC〕初次公布1985年,进行了更新,并重新发布2005年,被国际标准信息平安通用评估准那么〔CC〕代替
TCSEC标准制定的目的1).提供一种标准,使用户可以对其计算机系统内敏感信息平安操作的可信程度做评估。
2).给计算机行业的制造商提供一种可循的指导规那么;使其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敏感应用的平安需求。
TCSEC计算机系统平安等级1、D1级这是计算机平安的最低一级。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D1级的计算机系统包括:MS-Dos、Windows95、Apple的System7.x2、C1级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平安机制,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常见的C1级兼容计算机系统有:UNIX系统、XENIX、Novell3.x或更高版本、WindowsNT
TCSEC3、C2级C2级实际是平安产品的最低档次,提供受控的存取保护。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用户权限级别〕的增强特性。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审计特性跟踪所有的“平安事件〞,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常见的C2级系统有:操作系统中Microsoft的WindowsNT3.5,UNIX系统。数据库产品有oracle公司的oracle7,Sybase公司的等。
TCSEC4、B1级B1级系统支持多级平安,多级是指这一平安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网络、应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5、B2级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StructuredProtection)。B2级平安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如工作站、终端和磁盘驱动器〕分配平安级别。6、B3级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平安系统的存储区。7、A级这一级有时也称为验证设计〔verifieddesign)。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证明该系统的平安性,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平安保证。
ITSEC
ITSEC
CC1996年6月,CC第一版发布1998年5月,CC第二版发布1999年10月,CCV2.1版发布1999年12月,ISO采纳CC,并作为国际标准ISO/IEC15408发布2004年1月,CCV2.2版发布2005年8月,CCV2.3版发布2005年7月,CCV3.0版发布2006年9月,CCV3.1.release1发布2007年9月,CCV3.2.release2发布2021年9月,CCV3.1.release3发布
CC重要概念PP(ProtectionProfile)及其评估:PP是一类TOE基于其应用环境定义的一组平安要求,不管这些要求如何实现,实现问题交由具体ST实现,PP确定在平安解决方案中的需求ST(SecurityTarget)及其评估:ST是依赖于具体的TOE的一组平安要求和说明,用来指定TOE的评估根底。ST确定在平安解决方案中的具体要求。TOE(TargetofEvaluation)及其评估:TOE评估对象,作为评估主体的IT产品及系统以及相关的管理员和用户指南文档。
CCCC的组成1、简介和一般模型描述了对平安保护轮廓〔PP〕和平安目标〔ST〕的要求。PP实际上就是平安需求的完整表示,ST那么是通常所说的平安方案。2、平安功能要求详细介绍了为实现PP和ST所需要的平安功能要求3、平安保证要求详细介绍了为实现PP和ST所需要的平安保证要求
CCCC的中心内容当第一局部在PP〔平安保护框架〕和ST〔平安目标〕中描述TOE〔评测对象〕的平安要求时应尽可能使用其与第二局部描述的平安功能组件和第三局部描述的平安保证组件相一致。
CCCC组成的的层次关系
CC功能组件的层次结构
CCCC将平安功能要求分为以下11类:1、平安审计类2、通信类〔主要是身份真实性和抗抵赖〕3、密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