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路方法终结版.pdf
文件大小:594.9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9.68千字
文档摘要

填空题

1.建国初期我国提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十二字战略方针是:系统学习,全面接受,整体提

高。

2.中西医结合研究基本方法有:动物模型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病证药结合方法,

多学科研究方法。

3.优良的中医动物模型应具有四个方面特征:普适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可评价性,

可变换性。

4.现代系统科学方法所包括的现代?三论?方法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5.脏象学说中西医研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主要是突出了对肾本质和脾本质两方面

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对肝本质的研究。

6.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微循环研究方法有:肠系膜微循环,耳廓微循环,皮

肤循环,舌尖微循环,口唇微循环。(任选3项)

7.自鸦片战争至建国以前的中西医结合时处于中西医汇通阶段,这一阶段中西医结合的

代表医家有:唐宗海,张锡纯,陆渊雷,恽铁樵。

8.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的常用方法有:微循环研究方法,血液流变学方法,免疫学研究

方法,病理学研究方法。

9.动物模型制作对模型的要求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相似性,可代替性,可外推性。

10.根据中西医结合有关基础研究成果,认为作为?阴阳?物质基础的可能物质是:环

核苷酸。它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11.微观辨证理想指标除应具有客观,敏感,特异与可计量的特征外,其客观指标还要

求具备:恒定性,相随性和排他性。

12.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拟,数学模拟两大类,医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动物模型。

13.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中西医结合疗效上,并探索疗效机理。

14.组织培养研究方法是指有机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体外人为的控制下继续

生长,繁殖,传代,维持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方法。组织培养研究多是活体观察。

15.用原来西医病理模型代表中医病症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如用二氧化硫或烟熏法造

成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模型,可作为中医哮喘模型。

16.根据中医学理论,选择可控的致病因素复制中医证得动物模型,如采用振荡器劳倦

装臵,可复制脾虚证模型;模拟风吹,寒冷,潮湿气候条件可复制痹症模型。

17.模拟方法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形式化模拟和数学化模拟。

18.唾液淀粉酶活性减低,被认为是脾虚证得微观指标之一。

19.通过温肾法实验研究,认为肾阳功能的主要调节点应定位在下丘脑。

20.血液流变学所研究的内容是血液的运动规律,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变形的规律。

用原来西医病理模型代表中医病症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如注射血管加压素或结扎冠

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模型,可作为中医血瘀证模型。

21.根据中医药学理论,选择可控制的致病因素复制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如猫鼠套笼饲

养可复制肾虚模型;采用劳倦加肥甘饮食可复制脾虚模型。

22.模拟方法的三个步骤:建立模型,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推导模型。其中至为关键

的步骤是第一步。

23.经络学说研究的原则主要是一方面从微观层次探索经络的形态结构和物质基础,另

一方面从宏观经络现象研究其整体调节功能与规律。

24藏象学说现代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脏腑的实质和寻求脏腑生理的客观反映手段。尿

木糖排泄率下降,被认为是脾虚证的微观指标之一。

25通过温肾法德实验研究,认为肾阳功能的主要调节点应定位在下丘脑。

26中西医结合病理学研究,主要是采取病理学方法研究中医病症的发病基础和致病原则。

27血液流变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则等课题研究。利用血液流变学

说还可以对缺血性中风进行预报。

28用原来西医病理模型代表中医病证,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如用甲状腺加利血平造成甲亢

模型,可作为中医阴虚证模型。

29根据中医药学理论,选择可控的致病因素复制中医证的模型,如慢性放血加饥饿,可复

制血虚证模型,自身血凝块腹腔埋置,可复制血瘀证模型。

30动物模型制作主要方法有物理造模、药物造模、饮食造模、手术造模和其他造模。

31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学,其中黑箱方法的研究步聚一般分三步1确认黑箱2考察

黑箱3解释黑箱

32、经络研究的核心是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与经络实质的研究。

33、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明显下降被认为是肾阳虚证得特异。

34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研究方法。

名解:

1、微观辨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经典宏观的辨证方法加以微观及延伸,在整体宏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