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pptx
文件大小:1.91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28千字
文档摘要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少年孙中山;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2)成立兴中会;(3)筹划广州起义;经此次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加之八国联军之破北京,清后、帝之出走,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孙中山自述》;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颠覆封建政权、创建共和国家的一面旗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全有进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时代先锋。;材料:近得孙文自美洲来书,不久将游日本,孙文于革命名已大震,脚迹不能履中国一步,盍缓时日以俟其来,以设会之名奉之孙文,而吾辈得以归国,相机起义,事在必成。;;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比较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异同;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2、“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D;7、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9、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A.兴中会的成立B.《时务报》的创办

C.同盟会的成立D.“三民主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