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根据模型的推算,在没有增量财政政策对冲的情况下,股汇商等风险资产受损,债券受益。实际中,4月
以来,内需政策出台对冲关税负面影响。短期在内需政策对冲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利率依然下行,汇
率双向波动,权益市场震荡呈现结构性行情。行业上,进入第二阶段,以进攻板块为主:,(1)美国很
难转嫁成本或关税豁免板块: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等;(2)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板块:人工智能+、
数字要素等;(3)战略板块:稀土等
2
内容摘要
?我们在《宏观对冲投资策略》系列报告中分别讨论了债务、影子银行、货币战、成长股、黄金和房地产等大类资产配置问题。系统构建
了基于经济周期轮动的资产配置框架。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升级为系统性关税战,原有的IS-LM-BP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全球化的变化,对于
分析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也存在不足,因此我们模型做出改进,以此描述:(1)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关税系统性提升后经济指标的变化;
(2)重要大类资产的表现
?一、理论:宏观模型的修订及关税的理论影响
?1、对消费国及生产国的进出口函数进行修正,以直观反映关税的影响
?2、短期的极端影响:高关税阻碍了双方贸易,对双方的产出、价格、就业、利率、汇率等宏观变量产生负面影响
?3、对消费国而言,直接的影响是:初期,总产出下降,物价显著抬升,实际工资下降。若美国的贸易伙伴可能实施报复性关税,导致出口同步下降,
IS曲线可能左移。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传导至国内大幅通胀。若名义货币供给(M)不变,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利率上升。随
着物价上涨,名义工资下降,劳动供给减少或企业加薪,则进一步助推国内物价上涨
?4、对生产国而言,直接的影响是:初期,总产出下降,物价下降,就业需求下降,实际工资上升。国内,出口回落直接降低净出口,导致IS曲线左
移。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可能通过降准、降息或结构性工具(再贷款)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右移,降低市场利率
?5、是影响也是约束:(1)对美国而言,供应链稳定、物价、利率是重要约束;(2)对中国而言,需求、就业是重要约束,其次是汇率和物价
?二、实践:关税战的过程推演(三阶段)
?1、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经济问题,也不仅仅经济问题。短期为了平衡贸易差额,增加财政收入,长期为了抑制中国,维护自身中心地
位。短期关键在于多少关税对美国来说是合意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按谈判的节奏来看,中美关税博弈的三个阶段:(1)僵持阶段、(2)谈判阶段、(3)落地阶段。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中美谈判
3
内容摘要
?三、投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在没有增量财政政策对冲的情况下,根据模型的推算,股汇商等风险资产受损,债券受益
?商品价格下行。总需求收缩(如出口疲软、消费低迷)推动AD曲线左移,叠加产能过剩(如工业品库存高企)导致AS曲线右移,
商品市场供需失衡下价格水平(P)持续回落(PPI同比连续负增长)
?利率下行。商品通缩提升实际货币余额,推动LM曲线右移;同时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导致IS曲线左移,双重作用下均衡利率下降
?汇率贬值。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市场(如中美利差倒挂250BP),资本外流压力加剧,外汇市场供需失衡推动本币贬值
?权益资产受到冲击。商品价格下跌侵蚀企业毛利率,拖累企业估值
?在内需政策对冲的情况下,大类资产将出现不同的结果
?商品价格依然下行,虽然需求改善,但价格上行难度依然很大
?利率下行,下行幅度将有所减少。货币政策处于跟随状态,财政与货币协同,利率下行有限
?汇率可能双向波动。汇率也存在上行可能,取决于美国美元走弱的程度,以及中长期博弈的情况
?权益结构分化:宽基指数震荡,上有顶,下有底;结构上分化
?行业配置:分为防守与进攻板块
?防守板块,(1)盈利与关税相关性较低的板块,主要为内需板块:大众消费品、服务消费、银行等;(2)进口替代板块:加征关税能够带
来进口替代行业的保护性机会,例如农产品、部分化工品、半导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