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耳鼻喉科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急性会厌炎严重可导致
A、败血症
B、咽喉疼痛
C、吞咽困难
D、呼吸困难
E、畏寒、发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会厌炎严重时可迅速出现会厌肿胀,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这是最严重且可危及生命的情况。畏寒、发热、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虽然也是急性会厌炎的表现,但一般不是最严重可导致的后果。败血症相对来说不是急性会厌炎直接严重导致的典型后果。
2.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治疗原则首选手术
B、鼓膜紧张部可无穿孔
C、易引起颅内并发症
D、有中耳骨质的吸收破坏
E、宝石治疗无效,可选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首选手术,A选项正确;鼓膜紧张部可无穿孔,B选项正确;胆脂瘤可破坏骨质,易引起颅内并发症,C、D选项正确;胆脂瘤型中耳炎药物治疗无效,必须手术治疗,而不是宝石治疗,E选项错误。
3.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疼的主要原因是
A、鼻塞
B、呼吸不畅
C、偏曲部位压迫鼻甲
D、鼻黏膜干燥
E、鼻出血过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疼的主要原因是偏曲部位压迫鼻甲,导致鼻甲黏膜受压,引起反射性头痛。鼻塞、鼻出血过多、鼻黏膜干燥、呼吸不畅等也可能是鼻中隔偏曲的相关表现,但不是引起头疼的主要原因。
4.关于咽鼓管的解剖,错误的是
A、咽鼓管内径最宽处为鼓室口
B、咽鼓管自峡部向咽口处逐渐增宽
C、咽鼓管外1/3为软骨部
D、骨部和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为峡
E、由骨部和软骨部组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咽鼓管由骨部和软骨部组成,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骨部和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为峡,咽鼓管内径最宽处为鼓室口,自峡部向咽口处逐渐增宽。
5.关于硬脑膜外脓肿,错误的是
A、在颅中窝或颅后窝之硬脑膜与软脑膜间形成脓肿
B、耳镜检查时常可见到有明显的搏动性脓液外溢
C、小的脓肿可无症状,有时有轻度的头痛;脓肿较大时有持续性头痛,头位变化时更明显
D、大脓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征象,当耳内流脓量增大时,头痛可减轻
E、颞骨和脑CT、MRI检查可见中耳乳突骨质破坏,硬脑膜区有阴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硬脑膜外脓肿是在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脓肿,而非颅中窝或颅后窝之硬脑膜与软脑膜间,A选项错误。耳镜检查有时可见搏动性脓液外溢;小脓肿可无症状或有轻度头痛,大脓肿有持续性头痛且头位变化时更明显;大脓肿可致颅内压升高,耳内流脓量增大时头痛可减轻;颞骨和脑CT、MRI检查可见中耳乳突骨质破坏及硬脑膜区阴影,故B、C、D、E选项正确。
6.完全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其声带固定于
A、正中位
B、轻外展位
C、外展位
D、中间位
E、旁正中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完全性喉返神经麻痹时,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各肌,完全性喉返神经麻痹导致喉内肌瘫痪,声带处于旁正中位固定。
7.某患者发热,右耳痛3天,耳痛呈搏动性,向同侧头部放射,右耳道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最可能是
A、颈静脉球体瘤
B、大疱性鼓膜炎
C、外耳道疖肿
D、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E、急性乳突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患者发热、耳痛呈搏动性且向同侧头部放射,右耳道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符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表现。外耳道疖肿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疼痛,一般无搏动性疼痛及向头部放射痛;颈静脉球体瘤多有耳部搏动性耳鸣等表现;急性乳突炎是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之后出现乳突部疼痛等;大疱性鼓膜炎一般是鼓膜表面有大疱,疼痛较剧烈但一般无耳部脓性分泌物。
8.患者鼻塞,流脓涕,伴前额部周期性疼痛半月,加重伴前额部隆起1d并出现呕吐、脉缓等症状,无视力减退,脑脊液检查无异常。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额窦穿刺
B、上颌窦穿刺
C、CT扫描或MRI
D、血常规
E、组织病理学检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T扫描或MRI对鼻窦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及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该患者的病情,而其他选项对于该患者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
9.丁卡因表面麻醉能维持
A、30min以下
B、30~45min
C、45~60min
D、60~90min
E、90min以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较强,能维持1.5~2小时,即60~90分钟。
10.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即有声嘶或失声,并有喉痛及吞咽痛。间接喉镜下见一侧杓状软骨发声时固定不动,喉黏膜肿胀,声门闭合有裂隙。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喉接触性肉芽肿
B、喉返神经麻痹
C、喉水肿
D、环杓关节脱位
E、喉黏膜擦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杓关节脱位是全麻气管插管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出现拔管后声嘶或失声、喉痛及吞咽痛,间接喉镜下可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