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关于精提纯抗原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仍然存在交叉反应的可能性
B、使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的蛋白质就已经是精提纯抗原
C、使用精提纯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结果
D、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克隆的蛋白质
E、能够达到“层析纯”的纯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精提纯抗原是经过各种理化方法去除杂质,达到“层析纯”的纯度,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克隆的蛋白质。使用精提纯抗原进行检测,理论上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结果,但即使是精提纯抗原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可能性。而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的蛋白质不一定就是精提纯抗原,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提纯等处理才可能成为精提纯抗原。
2.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它可以感染的宿主是
A、人类和猪马牛羊
B、人类和袋鼠
C、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D、人类和家禽
E、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HAV主要感染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可引起甲型肝炎。人类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导致急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猪、马、牛、羊、袋鼠、家禽等不是HAV的自然宿主。
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发现波长在580nm处,出射光不是黄色,而是其他颜色,其原因可能是
A、有电磁干扰,导致仪器失灵
B、仪器零部件配置不合理,产生实验误差
C、实验室电路的电压小于额定值
D、波长指示值与实际出射光谱值不符合
E、实验室电路的电压高于额定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分光光度计中,波长指示值应与实际出射光谱值相符。当波长在580nm处出射光颜色异常,很可能是波长指示值与实际出射光谱值不符合,导致所观察到的光颜色不是该波长应有的黄色。而电磁干扰、仪器零部件配置、实验室电路电压等情况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波长指示与实际出射光颜色不匹配这种现象。
4.感染后易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细菌是
A、空肠弯曲菌,李斯特菌
B、耶尔森菌,肠杆菌
C、霍乱弧菌,变形杆菌
D、沙门菌,副溶血弧菌
E、志贺菌,O157:H7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志贺菌某些血清型感染后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后也易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5.检测检验方法是卫生标准化的重要部分。要确保卫生标准制定的量值准确,检测检验方法必须做到
A、每个实验室应有详细的操作规程
B、实验室有实施细则
C、全国统一
D、规范化和标准化
E、使用标准方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检测检验方法是卫生标准化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确保卫生标准制定的量值准确。选项A每个实验室应有详细的操作规程,这只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一部分内容;选项B实验室有实施细则,同样也是包含在规范化和标准化范畴内;选项C全国统一不是确保量值准确的关键,关键是方法本身要规范化和标准化;选项E使用标准方法,没有明确体现出确保量值准确的核心要求即规范化和标准化,只有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检测检验方法量值准确以服务于卫生标准制定。
6.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A、土壤
B、动物
C、空气
D、血液,体液
E、食品,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可能引起血液暴露的行为,以及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空气、土壤、食品和水、动物一般不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7.PAGE通常采用的装置是
A、柱状装置
B、垂直装置
C、水平装置
D、平板装置
E、盘状装置
正确答案:B
8.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A、沉淀
B、离子交换
C、吸附
D、分配
E、吸收
正确答案:C
9.编码HIV的包膜蛋白的基因是
A、HIV的RNA中含有的env基因
B、HIV的RNA中含有的pol基因
C、HIV的RNA中含有的gag基因
D、HIV的RNA中含有的nef基因
E、HIV的RNA中含有的tat基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env基因编码HIV的包膜蛋白。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gag基因编码核心蛋白;nef基因、tat基因编码的产物主要参与病毒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均不符合题意。
10.在寡糖中,糖的聚合度为
A、2~10
B、2~8
C、3~9
D、3~15
E、2~20
正确答案:C
11.水质分析的一般检验项目中的物理指标共有4项,不包括
A、温度
B、浑浊度
C、色度
D、总硬度
E、臭和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总硬度属于化学指标,不是物理指标。水质分析的物理指标一般包括温度、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等。
12.生物材料检测与空气检测相比,其缺点有
A、不能正确反映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