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ppt
文件大小:3.92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第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抗体反应的化学本质结构基础抗原抗体的结合力反应过程第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互补性的特异性结合不形成牢固的共价键,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这种弱的结合力涉及几种分子间的作用力一、抗原抗体结合力一、抗原抗体结合力*1.静电引力*2.范德华引力*3.氢键结合力*4.疏水作用力第5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静电引力(库伦引力)(electrostaticforces)(coulombicforces)概念:抗原和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基团之间相互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平均键能约为20.9kJ/mo1。第6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范德华引力(VanderWaalsforces)概念:抗原和抗体相互接近时,由于分子的极化作用而出现的引力。结合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的极化程度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键能约为4.2~12.5kJ/mol。这种引力的能量小于静电引力。具有特异性。第7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氢键结合力(hydregenbondforces)供氢体:羧基、氨基和羟基受氢体:羧基氧、羧基碳和肽键氧等能的大小取决于氢键的方向:氢键具有高度的方向性。氢键结合力与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键能约20.9kJ/mol。第8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疏水作用力(疏水键)概念: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抗原决定簇与抗体上的结合点靠近,互相间正、负极性消失,亲水层立即失去。此力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提供的作用力最大,约占总结合力的50%。第9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抗体结合力示意图抗原抗体氢键结合力ONONHH静电引力--++范得华力-++-+--+疏水作用力排斥的水第10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抗原抗体亲和性(affinity)*亲和性是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相适应性而存在着的引力,这是抗原与抗体之间固有的结合力。*亲和力(avidity)是指反应系统中复杂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结合能力。亲和力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和抗原的有效决定簇数目相关。亲和力越大,抗原抗体结合越牢固。第11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亲和常数亲和常数K=K值大的抗体与抗原牢固结合,不易解离,说明该抗体有高亲和力。抗体与抗原结合是可逆的反应,在平衡时其第12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清学反应条件下,抗原抗体均带负电荷,使极化的水分子在其周围形成水化层,成为亲水胶体。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薄;而且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减少,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在电解质作用下,各疏水胶体之间靠拢,形成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第13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示意图亲水胶体疏水胶体转化NaCl可见反应第14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特异性*2.比例性*3.可逆性第15页,共2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特异性(specificity)*概念: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起反应的专一性能。一、特异性*决定因素: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抗体分子N端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