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可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药物是:
A、泰妙菌素
B、氨苄西林
C、克拉维酸
D、阿莫西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泰妙菌素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主要用于抗菌消炎,但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针对性不如泰妙菌素;克拉维酸主要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增强抗菌活性,单独不能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2.一般情况下治疗酸中毒首选哪个药物:
A、氯化铵
B、碳酸氢钠
C、乳酸钠
D、硫酸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一般首选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可以直接补充碱储备,作用迅速,能较快纠正酸中毒,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乳酸钠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脏代谢转化为碳酸氢根才能发挥作用,起效较慢,且在肝功能不全或组织缺氧时效果不佳;氯化铵是酸性药物,用于纠正碱中毒;硫酸钠一般不用于治疗酸中毒。
3.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A、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解离少,以分子形式存在,脂溶性高,容易通过肾小管细胞膜被重吸收,从而使排泄减慢。
4.关于利尿药的作用部位,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氯噻嗪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皮质部
B、螺内酯作用于远曲小管
C、呋噻米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髓质部和远曲小管近端
D、氨苯蝶啶作用于远曲小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呋塞米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髓质部和皮质部,而不是髓袢升支粗段的髓质部和远曲小管近端。螺内酯作用于远曲小管;氢氯噻嗪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皮质部;氨苯蝶啶作用于远曲小管。
5.以下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的是
A、吗啡
B、阿司匹林
C、布洛芬
D、双氯芬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吗啡属于阿片类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不属于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主要通过作用于体内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等作用,吗啡是典型代表。而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
6.对厌氧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
A、新霉素
B、庆大霉素
C、林可霉素
D、链霉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林可霉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某些厌氧的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对厌氧菌感染有效。新霉素主要用于局部抗感染,对厌氧菌效果不佳;链霉素主要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效;庆大霉素主要对需氧革兰阴性菌等有作用,对厌氧菌感染一般无效。
7.鼠疫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应首选:
A、链霉素
B、环丙沙星
C、甲砜霉素
D、青霉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鼠疫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首选链霉素。链霉素对鼠疫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是治疗鼠疫的重要药物。青霉素对鼠疫杆菌不敏感;甲砜霉素主要用于一些革兰氏阴性菌等感染,不是鼠疫治疗首选;环丙沙星一般也不是鼠疫的首选治疗药物。
8.可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
A、生物利用度
B、半衰期
C、药时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割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它能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映药物消除速度。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药时曲线下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总量。
9.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在兽医临床不可用于:
A、防治缺钠性脱水
B、治疗反刍动物瘤胃积食
C、防治低血钠综合征
D、冲洗伤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补充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等,一般不用于治疗反刍动物瘤胃积食。瘤胃积食的治疗通常需要采取促进瘤胃蠕动、排出瘤胃内容物等针对性措施,单纯使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不能有效解决瘤胃积食问题。防治低血钠综合征、防治缺钠性脱水以及冲洗伤口等情况是等渗氯化钠注射液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
10.一般来说,药物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但不遵循这一规律而有最佳消毒效果的药是:
A、次氯酸钠
B、乙醇
C、来苏尔
D、高锰酸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乙醇消毒效果受浓度影响,75%的乙醇消毒效果最佳,并非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来苏尔、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一般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11.可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的维生素是:
A、VA
B、VB
C、VE
D、VK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维生素K可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对血液凝固有重要作用,能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
12.砷化合物中毒可选用:
A、硫代硫酸钠
B、依地酸钙钠
C、碘解磷定
D、二巯丙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砷化合物中毒时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