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11月动物生理学习题库及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10.79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7.2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11月动物生理学习题库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当机体发生过敏性反应及寄生虫感染时,常伴有_________数目的增多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寄生虫感染等,当机体发生过敏性反应及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常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感染等多种情况;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等。

2.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主要在回肠吸收的

A、胆盐

B、内因子

C、维生素B12

D、氨基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胆盐、内因子、维生素B12主要在回肠吸收,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上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3.以下有关突触后抑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抑制性突触的活动引起

B、突出后膜发生超极化

C、兴奋性神经元不会引起突触后抑制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中,兴奋通过轴突侧支转而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的活动,这种抑制形式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其中也包括兴奋性神经元参与的情况,所以兴奋性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后抑制,C选项错误。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突触的活动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A、B、D选项正确。

4.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可兴奋细胞是指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神经细胞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肌细胞收缩可产生运动;腺细胞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而骨细胞一般不具备产生动作电位这种兴奋特性。所以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答案选C。

5.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兴奋时,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时,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使接头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的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神经末梢,促使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Na?、K?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进而引发肌膜动作电位,完成兴奋的传递。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一般不是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的递质。

6.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升高最为明显

A、红细胞增多症

B、白血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基础代谢率可升高60%-80%,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基础代谢率一般正常或稍低;红细胞增多症和白血病患者基础代谢率也不会像甲亢那样显著升高。

7.促进腺泡发育的主要是

A、催产激素

B、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C、催乳激素

D、雌激素

E、孕激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腺泡的发育主要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的增生,孕激素则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催乳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乳汁分泌;催产激素主要参与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及促进乳汁排出等;单纯雌激素或孕激素对腺泡发育不是主要促进作用。

8.正常情况下,迷走神经兴奋时心血管活动的变化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心输出量增加

D、外周血管口径缩小

E、房室传导减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即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同时,迷走神经兴奋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主要是通过使血管舒张,外周血管口径扩大来实现的。所以选项A、B、C、D错误,选项E正确。

9.下列体液中不属于内环境范畴的是

A、脑脊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淋巴液、脑脊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10.关于每分通气量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指每分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B、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C、随活动量的不同而有差异

D、潮气量减半而呼吸频率增加1倍时,每分肺通气量减少

E、随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潮气量减半而呼吸频率增加1倍时,每分肺通气量不变。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设原来潮气量为V,呼吸频率为f,则每分通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