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维导图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的应用及研究.pdf
文件大小:185.9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25千字
文档摘要

思维导图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的应

用及研究

作者:白雪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0年第05期

【摘要】在独立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对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进步和学生阅读能力

的提升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正确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阅读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很大帮助。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独

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

【作者简介】白雪(1986.01-),女,汉族,辽宁人,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讲師,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学科思维导图与一般思维导图相比,其严谨性与规范性更强,在高等教育阶段发挥了较为

关键的作用。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正确使用思维导图,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

率,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增强授课过程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为了从课程

整体结构出发,设计出联系紧密、形成有机统一的高效课堂,采用思维导图是较为有效的一种

方式。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

作为新出现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在英语泛读课堂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认

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主题。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通过学习笔记的方式归纳

课堂主题。而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笔记不同,它不仅注重文字表述,更利用图形、色彩等多种方

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逻辑更加清晰,有利于帮助

学生快速掌握课堂主题。

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深入分析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单词、句子、段落往往是分散的,关

联性不强,容易使学生觉得知识杂乱无章,缺少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而在思维导图

中,许多知识可以充分向外延伸,建立起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发散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的学习信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转变思维方式,不再拘泥于简单的记忆,而是对获得的信息进

行深入分析,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能够体现学生个性化思维

的学习工具。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差异都会通过其绘制的思维导图展现出来,这样大胆

地表现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

二、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思维导图扩展词汇信息。英语学习中,词汇是基础,而在学习过程中,一词多义、

多词同义的现象普遍存在。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时,学生往往会受到固有思维的影

响,难以灵活应对。这时,如果能够采用思维导图将这个单词体现的信息量联结在一起,通过

分支明确、图像生动的思维导图加强记忆,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另外,利用词根、词缀或

者词性对相近词汇进行归类,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同样能够节省学习单词的时间,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2.利用思维导图提炼文章主题。在英语泛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来概括文章大

意、提炼文章主题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浏览后,借助思维导图的框

架,鼓励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段落大意进行回忆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思

维导图框架的补充,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阅读的内容,对材料的记忆也会

更加深刻。思维导图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清晰的逻辑方式能够使文章的主题突显,将看似零碎的

段意进行组织后,自然而然地就提炼出了文章的主题。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

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直观清晰的梳理,鼓励学生探寻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

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第二次补充。鼓励学生以文章主题为中心,

对文章中所体现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联想和发散思考,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添加到思维导图中,

按照一定的逻辑分层次进行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阅读表

达能力,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会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的体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三、结语

近年来,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思维导图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的实践

数据表明,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将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训练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