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件:汽车覆盖件.pptx
文件大小:5.1 MB
总页数:6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8千字
文档摘要

冲压工艺及模设计;汽车覆盖件(简称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的汽车零件。汽车覆盖件既是外观装饰性的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8.1概述;2、覆盖件的要求;8.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2、覆盖件的工艺分类;(1)对称于一个平面的覆盖件如水箱罩、散热器罩、前围板、发动机罩、行李箱罩等。

(2)不对称的覆盖件如车门外板、车门内扳、前后翼子板等。

(3)可以成双冲压的覆盖件如左、右前围侧板和左、右项盖边梁等。

(4)本身有凸缘面的覆盖件如车门外板。

(5)压弯成形的覆盖件。

;3、覆盖件的工艺特点;(4)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装饰肋条、装饰凹坑、加强筋、躲避边等部分主要靠局部拉深成形。

(5)两两覆盖件之间的装饰棱线、装饰肋条、凹坑等衔接与配合要尽量吻合一致、光滑过渡、间隙微小,不影响外观。

(6)覆盖件上与冲压方向相反的成形,主要靠局部拉深。

(7)覆盖件边缘的圆角半径一般取8~10mm,当小于5mm时,应增加整形上序。;(8)对于形状不对称的覆盖件,最好能成双同时冲压成形,然后再切开成两件。

(9)由于覆羔件形状复杂,拉深时变形不均匀,因此,准确计算毛坯尺寸与合理确定拉深形状(加上艺补充部分和拉深筋)对成形有很大影响。

(10)覆盖件材料要求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多为08或08Al等钢板。

(11)对于特别浅的拉深件,要注意回弹的控制。;4、覆盖件的主要成形障碍及其防止措施;1)覆盖件成形时的起皱及防皱措施;拉深条件对失稳起皱有如下影响:;;2)覆盖件成形时的开裂及防裂措施;5、覆盖件成形可能性分析;8.2.2覆盖件的拉深工艺;2)有利于降低拉深件的深度。

3)尽量使拉深深度差最小,以减小材料流动和变形分布的不均匀性。;4)保证凸模开始拉深时与拉深毛坯有良好的接触状态,开始拉深时凸模与拉深毛坯的接触面积要大,接触面应尽量靠近冲模中心。;2、压料面形状的确定;(1)降低拉深深度;3、工艺补充;工艺补充设计的原则:;3、工艺补充;4、工艺孔和工艺切口;5、拉深筋(槛)的设置;8.2.3覆盖件切边的工艺设计;2、切边形式;3、板料冲裁条件要合理

4、定位方式

5、确定冲孔废料的排除方式

6、确定切边废料的分块和排除方式;8.2.4覆盖件翻边的工艺设计;8.2.5覆盖件的工序工件图;8.2.6拉深、切边和翻边工序间的关系;8.3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2、拉深模主要零件的设计;凹模设计;;;3、覆盖件拉深模具的导向;4、拉深筋和拉深槛设计;5、通气孔设计;(2)通气孔的设置原则:

①凸、凹模上、下成形处不设。

②曲率半径小、材料流动大处不设。

③外板的凹模,通气孔面斜度在5/1000以下时可设通气孔。

④通气孔的面积约为凸模面积的1.5%左右。

⑤当通气孔位于上模时,还要采取加气管或盖板等措施,防止灰、砂等杂物进入。;8.4覆盖件切边模;(2)切边的方向;(3)采用废料切刀装置

;;;;;8.4.2切边模主要零件的设计;④曲线与直线连接时,接合面应在直线部分,距切点应有一定的距离。

⑤对于立边切边的易损镶块,应尽量取小值,以便更换。

⑥有很多镶块依次相连接时,特别是整周镶块,为了补偿镶块在制造中存在的偏差,需要设计一块镶块作为补偿镶块。

⑦凸模镶块接合面与凹模镶块接合面不应重合,以减小模具损坏,提高制件质量。;⑧局部为凸、凹点切边时,应采用镶块中再镶入镶块的复合结构,以消除或减小角部应力集中,延长模具寿命。

⑨对高度差较大的复杂切边表面,为了降低镶块的高度,保证镶块的稳定性,可将镶块底面做成阶梯状,相应地在上、下模座或切边镶块固定板上也做成阶梯状。

⑩凸模的局部镶块用于转角、易磨损和易损坏的部位,凹模的局部镶块装在转角和切边线带有突出和凹槽的地方。;2)镶块的固定;2、废料刀设计

;3、斜楔机构的设计

;8.5覆盖件翻边模;8.5.2覆盖件翻边模结构设计要点;8.5.3覆盖件翻边模典型结构;(2)翻边凸模缩小与翻边凹模扩张的模具结构;(3)斜楔两面开花翻边模;(4)气缸复位的翻边模;8.6习题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