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件:其它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pptx
文件大小:1.24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27千字
文档摘要

冲压工艺及模设计;其它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7.1校形;7.1.1校平;1、光面模校平;;2、齿形模校平;;3、校平力F(N);7.1.2整形;拉深件整形;校平和整形工序的特点;7.2翻边;a-平面圆孔翻边b-立体件上圆孔翻边

c-平面内凹外缘翻边d-伸长类曲面翻边

e-压缩类曲面翻边f-平面外凸外缘翻边;7.2.1圆孔翻边;翻边的变形区在凹模圆角区内,凸模底部的材料为主要变形区,翻边变形区受二向拉应力即切向拉应力σ?和径向拉应力στ的作用。切向拉应力σ?是最大主应力,在孔口处达到最大值,此值若超过材料的允许值,翻边即会破裂。;圆孔翻过时成形的变形程度,用坯料上预制孔的初始直径与翻边成形完成后竖边的中径比值表示:

称为翻边系数,值愈小,表示翻边时变形程度愈大。;圆孔翻边的成形极限可根据口部是否发生破裂来确定。所以在翻边过程中应保证毛坯孔边缘的伸长变形小于材料塑性伸长所允许的极限值。翻边系数与竖边边缘厚度变薄量的关系可近似表达为

由上式可知,值愈小,竖边孔缘厚度减薄愈大,容易发生破裂,当翻边系数减小到使孔的边缘濒于破裂时,这种极限状态下的翻边系数称为极限翻边系数,以Kmin表示。;影响圆孔翻边成形极限的因素;2、圆孔翻边的工艺计算;;当在平板毛坯上翻边时,其预冲孔直径d可以计算如下: d=D-2(H-0.43r-o.72t)

翻边高度H的表达式:

将Kmin代入上式,则可得到许可的最大翻边高度Hmin:

当制件要求高度HHmin时,就不能直接由平板毛坯翻边成形,而需要采用先拉深,再在拉深底部冲孔翻边。;;在拉深件底部冲孔翻边时,应先决定翻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然后根据翻边高度h及工件高度H来确定拉深高度h′。

其预冲孔直径d应为:d=D-2h+1.14r

其产深高度h`应为:;3、翻边力

翻边力F(N)一般不大,可按下式计算: F=1.1л(D-d)tσ

式中D——翻边后直径(按中线计)(mm)

d——翻边预冲孔直径(mm)

t——材料厚度(mm)

σs——材料的屈服点(MPa);4、圆孔翻边模设计;7.2.2外缘翻边;2、外凸翻边;7.2.3非圆孔翻边;非圆孔翻边所采用的预制孔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各段孔线的曲线性质分别类比圆孔翻边、弯曲和浅拉深毛坯计算方法确定。通常翻边后弧线段的竖边高度较直线段竖边高度稍低,为消除误差,弧线段的展开宽度应比直线段大5%~10%。由理论计算出的孔形应加以适当修正,使各段孔线能平滑过渡。;7.2.4变薄翻边;7.2.5翻边模结构举例;7.3胀形;7.3.1胀形变形特点;7.3.2平板坯料局部胀形;7.3.3空心坯料胀形;;;(2) 橡皮胀形;(3) 液压胀形;7.4缩口;;7.4.2扩口;7.5旋压;7.5.1普通旋压;7.5.2强力旋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