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哦,香雪
赏析课文课堂小结0403新课导入01整体感知02目录
新课导入01
新课导入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我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我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整体感知02
文体知识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文体知识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补充和丰富主要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和深化主题。补叙: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作者简介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作者简介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作者简介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作者简介第一个阶段:代表作《哦,香雪!》只看生活中的纯美,以清秀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心灵。第二个阶段:代表作《玫瑰门》对灵魂进行拷问,具有反叛的意识。第三个阶段:代表作《安德烈的晚上》经过炼狱的洗礼,再达到纯净的阶段。创作阶段
写作背景这部小说描绘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时期。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女孩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偏僻的山村与外界的联系,反映了中国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过程。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阶段,以及这一转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梳理字词皱褶(zhě)纤细(xiān)挟带(xié)脊背(jǐ)碾轧(yà)埋藏(cáng)贪婪(lán)娇嗔(chēn)短暂(zàn)搅乱(jiǎo)虔诚(qián)粗糙(cāo)胭脂(zhī)斟酌(zhuó)埋怨(mán)一搡(sǎng)嘟囔(nang)心不在焉(yān)咔哐乱响(kuāng)不知所措(cuò)
文章脉络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3)火车开进了小山村(4-61)姑娘们欢乐的时刻(62-69)香雪渴望有铅笔盒(70-77)香雪换回铅笔盒(78-82)香雪深夜归
诵读感知第5段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
诵读感知象征着封闭、传统“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们象征了什么?大山象征着开放、现代火车
诵读感知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物质方面)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分析姑娘们思想上的异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学习方面)不一样
诵读感知共性:都向往现代文明(新生活)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分析姑娘们思想上的异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