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02
03
04
假期出行安全
旅游安全须知
防疫健康管理
公共场所安全
05
06
假期安全总结
应急处理预案
假期出行安全
01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行走时请在人行道内,过马路时请走斑马线。
01
驾车出行时,请系好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疲劳驾驶。
02
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
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时,请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
03
安全驾驶
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请保持警惕,注意脚下,避免拥挤踩踏。
防范拥挤踩踏
在人流密集区,注意保管好随身财物,防范盗窃和扒窃。
防范盗窃和扒窃
在公共场所请遵守秩序,不要随意插队、起哄、斗殴。
遵守公共秩序
人流密集区防护措施
出行工具安全检查
机动车检查
出行前请检查自行车刹车、车铃等部件是否完好,确保骑行安全。
交通工具选择
自行车检查
驾车出行前,请检查车辆状况,如刹车、轮胎、转向灯等,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选择正规、安全的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不搭乘无牌、无证车辆。
公共场所安全
02
消防设施使用规范
灭火器
熟悉灭火器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
01
消防栓
了解消防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确使用。
02
疏散指示标志
熟悉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和含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
03
人群疏散路线熟悉
预先了解
在进入公共场所前,预先了解疏散路线和出口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01
尽量避开人群拥挤的区域,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发生踩踏事故。
02
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按照疏散路线有序疏散,不要惊慌失措。
03
避开拥挤区域
防火防爆重点提示
在公共场所内禁止吸烟、明火等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禁止烟火
注意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电器故障引起火灾或爆炸。
注意电器安全
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易燃易爆物品
防疫健康管理
03
口罩
随身携带消毒液或洗手液,时刻保持双手清洁。
消毒液/洗手液
健康码/核酸证明
提前准备好健康码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便进入公共场所。
确保携带足够的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口罩,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
个人防护用品准备
卫生习惯强化要求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01
避免触摸公共物品
尽量减少触摸公共场所的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02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03
健康监测与报告流程
自我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01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并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02
隔离措施
若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应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措施,进行隔离观察。
03
症状报告
旅游安全须知
04
景区风险隐患识别
人流拥挤踩踏风险
国庆节期间,热门景区人流量大,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游乐设施安全隐患
部分游乐设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特别注意。
自然灾害风险
注意景区内的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风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野生动植物风险
不要随意接触野生动物和采摘野生植物,以防意外。
住宿场所安全排查
检查住宿场所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安全。
消防安全
治安安全
卫生条件
设施状况
注意住宿区域的治安状况,避免选择偏僻、不安全的住宿点。
查看住宿场所的卫生状况,避免传染病菌。
检查床铺、卫生间等设施是否完好,避免使用存在隐患的设施。
防盗防骗应对策略
将贵重物品存放在酒店或随身携带,不要随意放置。
贵重物品保管
提高警惕,防范以问路、借物等为由的诈骗行为。
警惕诈骗行为
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避免被扒窃。
防范扒窃
遇到盗窃或诈骗行为时,要及时报警并保护好现场证据。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预案
05
紧急联系方式公示
警方电话
110,遇到紧急情况,如治安问题、刑事案件等,应迅速拨打。
01
急救电话
120,遇到身体不适、突发疾病或受伤等情况,及时求助。
02
火灾报警
119,发现火情,迅速报警并进行初期扑救。
03
旅游服务热线
12301,咨询旅游信息或投诉旅游服务质量。
04
心肺复苏术
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遇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可及时施救。
创伤救护
了解创伤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技能,遇到轻微创伤可自行处理或协助他人处理。
逃生自救
熟悉所处环境的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迅速有序撤离。
互助协作
在紧急情况下,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困境。
自救互救基础技能
及时报告
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