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研究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是表达与思维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语
言反映着个体的思想情感,表现着个体的综合素质,凸显着个体的基本特征,在社会发展的
历史中至关重要,可以说人类个体的发展史即为语言的发展演化史。语言的功能和品质问题
一直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教师的语言。作为
一名教师,要全面了解教师语言的含义,类型,功能,特点,以及充分认识研究教师语言的
重要意义,用优秀的教师语言去实现教育教学。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沟
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文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和今本手段。教师只有熟练掌
握了职业语言的特点,并自觉地再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并尽量避免可能出口的一
些忌讳语言,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而教师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就要属教师口头语言和教师书面语言。教师语言就其物质表
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教师口头语言(教师口语)和教师书面语言(教师书面语)。口头语
言是以语音形式变现出来的无形语言,而书面语言则是以具体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形语
言,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补充,共同存在,教师在运用好这两种语言,再能做到出口成章,
落笔成文,作为某个行业的行家,驾驭语言的能手。
一、谈教师口头语言:
古人云: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就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必须
依赖教学语言来完成。教师口头语言是教师职业生涯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工作语言,也是最快
捷最方便的教育教学工具。自从口头语言产生依赖,便一直承担着向下一代传授知识技能的
重任,即使书面语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口头语变现出来的灵活性,便捷性
仍是其他语言无所比拟的。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调的一样等语言上的
千姿百态的细微差异,表达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
口头语言的及时性,察觉口头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根据学生神态表情二道反馈信息,即使调
整口头语言的运用。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导入新课、讲述新知、课堂提问、本节小结、课堂训
练等五个环节。备课时,精心设计好每一段教学语言,使得新课导入新颖、过渡自然、新知
识将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提问富有启发性,小结具有精炼性,课堂训练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新课时,导言要有吸引力
导言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造成学生的悬念,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和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追求答案的渴望心理,最终达到理解教材和掌握教
材的目的。如果每一节课,教师都用“上节课我们讲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开头,
课堂气氛一定很呆滞,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假如,教师以一个谜语、一段故事、一句成
语、一幅画、标本、模型和实物或是精心设计的问题为开头,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讲授高中的一篇语文课文《泪的重量》一课时,任课教师很巧妙的在课前播放了一
首《感恩的心》,同学们在优美而又富有深意的歌声中走入教室,心里有着对新课文的渴望,
不免心中产生了一种疑问,泪的重量又与感恩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教师也同样是带着这种问
题进入新课程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心中的疑问。最终学生终于寻找到了答案,
并且课堂效率十分的高,学生们都能够认真的阅读课文,用心的思考问题。因为泪的重量让
同学们学会了人要永远有一颗感恩的心。这种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导入,不仅达到了教师预
先的教学目的,而且达到了教育的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了眼泪所代表的其他的含义,也了
解了人为何要感恩,应如何感恩。就如同歌词里面的一样,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2、讲授新知识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准确的讲授一些名词术语,这在语文的教学中通常在古文中常见。文言文当中总会有
一些学生生僻的字词,不易理解的含义,尤其是古今通假字,古今异议词之类,学生会对其
产生疑惑。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教师就应该利用准确的语言来为学生解答疑惑,要用肯定
性的语句,不能有半信半疑的成分,因为教师语言中的疑问语气,会给学生产生误解,不易
领会字词句的含义,有甚者会改变其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例如文言中“妻子”一词指的
是妻子和孩子,而在现代汉语中“妻子”仅仅是指男性的配偶。所以对待此类问题,教师必
须重点强调,而且给予学生准确的意义解释,不容许在这期间有其他的解释语言,否则会打
乱学生的理解记忆。
3、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课堂提问以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