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QIIA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口研究报告 2024.pptx
文件大小:416.43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29万字
文档摘要

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口研究报告

(2024)

2025年3月;

编制说明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计算模式,具备远超经

典计算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被视为先进计算领域突破传统限制的重要候选方案之一。

量子计算与云服务的结合,利用经典信息网络提供量子计算硬

件或算力模拟,已成为量子算力输出的主要途径。当前国内外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提供的功能接口也各不相同。传统云服务商逐渐开始提供Q-PaaS服务,即在同一平台上提供多个供应商的量子硬件访问能力,这对云平台软硬件间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量子计算当前主要作为经典计算的加速器,

也对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功能架构和接口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报告旨在研究量子计算云平台对外提供的API接口,基于国内外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发展现状,探讨并提出通用接口模型,以加速国内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发展。

编制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弧光量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则量子(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王敬、赵海英、周旭、应圣钢、梁福田、王超凡、高振涛、杨林、黄蕾蕾;

前言

量子计算通过利用量子态的纠缠和叠加等特性,提供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有望在特定困难问题求解过程中实现指数级加速,是后摩尔时代先进计算有力候选方案之一。然而,量子计算机的运行依赖于低温、高真空和电磁屏蔽等苛刻条件,这使得其操作复杂性和运维成本高大大增加,无法满足个人用户本地部署的要求。因而云平台成为了量子计算科普教育、算法开发以及应用创新的“试验床”。用户依托经典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访问云端的量子计算处理器。用户编写的量子线路或程序通过网络提交给云端的经典服务器进行编译和下发,在真实的量子处理器硬件或量子线路模拟器上运行,最终将运行结果反馈给用户,实现??算的闭环操作。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已陆续发布了自己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推动量子计算产业落地和生态建设已成为业界共识。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外典型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并结合当前全球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应用推广需求,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面向用户公开API功能接口的通用模型。

这一模型旨在促进量子计算云平台的需求推广以及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

目录

一、国内外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展现状....................................................1

(一)概述.........................................................................................1

(二)国内量子计算云平台概要....................................................4

(三)国外量子计算云平台概要....................................................9

(四)总结.......................................................................................12

二、业界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口研究......................................................13

(一)IBMQuantum量子计算云平台..........................................13

(二)亚马逊AWSBraket量子计算云平台...............................14

(三)微软AzureQuantum量子计算云平台...............................15

(四)移动云量子计算云平台......................................................16

(五)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17

(六)HiQ量子计算云平台...........................................................17

(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