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人体对进入呼吸道的粉尘主要是靠以下途径被排出的,除外()。
A、粘液纤毛装置的纤毛摆动
B、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后沿呼吸道向上而排出
C、尘细胞受损、坏死、崩解后排出
D、通过吞噬细胞本身的阿米巴运动而排出
E、尘粒进入淋巴或血循环系统后沉积于淋巴结或其他脏器
正确答案:C
2.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
A、尿卟啉原Ⅱ
B、原卟啉Ⅸ
C、原卟啉原
D、粪卟啉原Ⅲ
E、卟胆原
正确答案:B
3.属于极大强度作业()。
A、无氧状态下工作
B、氧需超过氧上限
C、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D、氧需升高而氧上限降低
E、氧需和氧上限同时升高
正确答案:A
4.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消化功能障碍
B、皮疹
C、神经衰弱综合征
D、性功能下降
E、接触皮炎
正确答案:C
5.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
A、回顾性调查
B、专题调查
C、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D、前瞻性调查
E、事故调查
正确答案:B
6.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几类几项?()
A、9类103种
B、8类98项
C、3类90项
D、9类99项
E、10类132种
正确答案:E
7.哪类属于高温露天作业?()
A、印染作业
B、建筑、修路夏季施工
C、轧钢、炼钢、炼铁作业
D、缝纫作业
E、印刷作业
正确答案:B
8.石棉小体是石棉肺的()。
A、接触指标
B、病理特征
C、无意义
D、X线表现
E、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A
9.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作何种处理?()
A、不需任何处理
B、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异常
C、脱敏治疗
D、服用治疗矽肺药物
E、体内排尘处理
正确答案:B
10.氰化物可()。
A、抑制含巯基的酶
B、抑制线粒体中的三磷酸腺苷酶
C、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D、抑制某些含铁酶
E、抑制某些含铜的酶
正确答案:C
11.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
A、消化道和皮肤
B、眼
C、消化道
D、皮肤
E、呼吸道和皮肤
正确答案:E
12.能引起热性白内障的是()。
A、高频电磁场
B、微波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E、紫外线
正确答案:D
13.急性苯中毒()。
A、血中HbCO浓度升高
B、化学性肺水肿
C、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造血功能异常
E、肝血管肉瘤
正确答案:C
14.在尘肺流调过程中发现某煤矿历年确诊病人及观察对象(O+)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同类型煤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时,下列诸原因中哪种可能性最小?()
A、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于其他煤矿
B、矿尘中游离SiO2不高,但煤种(如生成年代或烟煤、无烟煤)不同
C、矿尘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元素
D、矿井水中含氟量较高,使井下水蒸气中含氟
E、当地居民中结核病患病率较高
正确答案:C
15.轻度铅中毒()。
A、有密切铅接触史,尚无临床表现,尿铅或血铅含量增高
B、铅脑病
C、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轻度易兴奋表现
D、有密切铅接触史,伴神经衰弱综合征,尿铅或血铅正常
E、有轻度类神经征,尿铅或血铅含量增高,尿ALA含量增高
正确答案:E
16.下列因素都与矽肺发病直接有关,其中哪项是最最重要的?()
A、防护措施
B、粉尘浓度
C、个体素质条件
D、游离Si02含量
E、接尘工龄
正确答案:D
17.CO造成机体缺O2的主要机制是()。
A、血液运O2能力降低
B、组织利用O2的能力降低
C、HbO2的解离速度降低
D、HbCO的形成
E、CO和O2竞争Hb
正确答案:D
18.静力作业时肌肉的主要收缩方式是()。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A和B
D、间断性收缩
E、持续性收缩
正确答案:A
19.铅影响血红素合成过程主要通过抑制()。
A、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
B、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C、血红素合成酶
D、A+B+C
E、琥珀酸脱氢酶
正确答案:D
20.水泥生产原料主要为石灰石(占原料的80%),其次为粘土(占15%)及其他;生产过程中要将原料破碎,烘干及反复过筛,配料;原料要经过焙烧,故在窑内焙烧前称为生料(含游离SiO2约10%或以上),焙烧后称为熟料(一般含SiO22%~9%)。最后为水泥成品(含SiO21.2%~2.6%)。但是多数水泥厂仍有不少尘肺发生。按照含矽量均在10%左右及以内,故不应发生为数不少的尘肺。其所以发生较多的原因可能为()。
A、原料破碎,过筛处粉尘浓度很高
B、原料中含游离SiO2实际高于10%
C、成品水泥在包装及仓库搬运进出时粉尘浓度高
D、部分工人入厂前未作体检,很可能入厂前有过较长其他粉尘的接触史
E、因有焙烧过程,因此高温和粉尘可能产生联合作用在上述原因中哪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