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1认识民法典(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2024).pdf
文件大小:186.6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69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下册《10.1认识民法典》教学设计

课题10.1认识民法典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标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初步认识法治

要求的内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

本节课作为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走进民法典”的第一课

时,重点聚焦于对民法典的认识。教材开篇精心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像邻里因房屋

边界产生纠纷、消费者在购物时遭遇质量问题维权、个人与企业签订合同等,借此引发学生

对民法典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入主题。随后,详细阐述了民法典颁布实施所具有的重大意

义,着重强调其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权益、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的

关键作用。在介绍民法典的调整范围时,明确指出民法典主要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教材

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通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示,让学生

分析

能够直观感受到民法典在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教材深入解读了民法典的立法目

的和立法原则,充分体现了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等多重目标,以及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教材内容编排紧密贴合生活

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民法典知识,但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民法典的专业性

和复杂性可能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深

入探究。

初一学生(12-13岁)处于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法律概念的认知以感性体

学情

验为主,理性分析能力较弱。他们普遍对法律知识接触较少,仅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分析

等基础内容,对民法典的具体内容、作用及与生活的联系缺乏系统认知。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法典的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明确民法典在社会

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

核心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民法典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和他

素养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参与法治实践。

目标责任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法典的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法律问题,主动向身边人宣传民法典知识,为营造良好的

法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重点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民法典的调整范围

难点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民法典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学生感悟,教师鼓引发学生兴

课前任务:完成一份民法典的介绍词,80字以内励学生积极参与。趣,同时为后

本课任务:优化民法典介绍词(150字以内)面的内容做好

铺垫。

引入课题:9.2法律保障生活

讲授新课(PPT图片+材料呈现)激发学生探究

环节一共识民法典材料阅读的欲望。

观看视频思考:

《民法典》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什么思考感悟

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