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吉林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毒品区别于其他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非法性
B.成瘾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答案:B
2.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答案:A
3.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
A.《禁毒法》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
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答案:B
5.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
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D.以上都是
答案:D
6.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
A.二乙酰吗啡
B.盐酸哌替啶
C.甲基苯丙胺
D.盐酸二氢埃托啡
答案:A
7.《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D
8.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
A.全国妇联
B.全国总工会
C.团中央
D.教育部
答案:B
9.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以上都是
答案: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十
B.二十
C.三十
D.四十
答案:A
1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A.疯药
B.狂欢丸
C.K粉
D.狂喜丸
答案:C
12.以下不属于毒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A.依赖性
B.安全性
C.非法性
D.危害性
答案:B
13.《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机制是()。
A.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
B.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
C.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广泛参与
D.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
答案:B
14.目前最常用的脱毒药物是(),它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海洛因毒瘾较深者。
A.吗啡
B.美沙酮
C.可待因
D.杜冷丁
答案:B
15.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以上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毒品预防教育的主体()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政府机关
答案:ABCD
2.毒品对吸食者本人的危害表现为()
A.身体瘦弱不堪
B.引起大脑、心、肝、肾等内脏发生病变
C.引发或传染皮肤病、性病和艾滋病
D.吸毒过量引起死亡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毒品原植物的是()
A.罂粟
B.古柯
C.大麻
D.麻黄草
答案:ABC
4.吸毒者具有()等多重属性。
A.病人
B.违法者
C.受害者
D.犯罪者
答案:ABC
5.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A.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C.维护社会秩序
D.打击违法犯罪
答案:ABC
6.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实行()。
A.管理
B.管制
C.许可和查验制度
D.审批制度
答案:BC
7.禁毒工作实行()的方针。
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科学研究
答案:ABC
8.社区戒毒的执行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