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执行新《公司法》修订要点解读.pptx
文件大小:11.39 MB
总页数:10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

三审稿:2023年9月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兼顾立法的前瞻性与连续性,确保公司法体系的和谐统一;

?着重在公司设立、运营和治理的众多重要方面,包括加大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责任的要求,以及规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

?修订必要性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需要。

?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加强产权保护的需要。

?是健全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总则;

1.法定代表人权限界定;

原《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司,并没有具体规定其职权和责任的边界,

本次新《公司法》对此进行了明确:

明确法定代表人代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

明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在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同时,也就公司对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确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规则,原则上由公司对外承担责任。对于法定代表人有过错的,公司承担责任后,可向法定代表人追偿。

法定代表人的担任,可以选择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经理。;

【科学确定法定代表人,准确定位法定代表人职权】

法定代表人是法定可以对外代表公司的人,实际上并不是

一个职务,法定代表人可以在执行事务的董事或者总经理中选任,修订之前是在董事长/执行董事或总经理中选任。选任法定代表人的关键是要结合公司日常实际管理事务的需要和便利,不能把法定代表人当成一种高高在上的职务。比如,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下,董事长主要职责是召集公司董事会,并不参与日常经营,在这情况下,由董事长负责日常经营合同的签署,就产生的管理权限的交叉和模糊。公司一定要明确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和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或经理的职权,必须将两者厘清。;

【内部明确职权】

公司应当通过公司章程和配套的内部管理制

度,进一步明确法定代表人的职责、权限范围及履职程序。为产生对外的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的权限应明确规定在登记备案的公司章程中,同时配套其他内容制度用于规定履职程序等相关事项。;

【加强内部管控】在制度明确的情况下,应同时配套相应的内控程序,保证法定代表人权限和相应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比如加强对法定代表人签名章和签名流程的管理,减少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风险。

【外部明示限制】公司应当将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和限制明示在登记备案的公司章程中以便产生公示对抗效力,同时在与外部合作时,通过书面文件将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明示给对方,有必要时写入相关合同文件,形成有效的对外约束力,避免形成“善意第三人”。;

【公司章程补充规定法定代表人损害赔偿责

任的追偿权】公司章程需要补充条款明确:

对于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

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后,如果法定代表人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应该负责赔偿公司的损失,没有及时赔偿的,公司有权进行追偿,包括在其薪酬中予以抵扣。;

2.扩大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

增加规定了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的横向连

带责任,股东利用其控制的两个以上公司实施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包括参与滥用股东地位的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

新《公司法》本条的修订,对公司股东与控股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人员、资产、财务独

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股东关联公司之间建立独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由此建议公司股东充分保障控股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规范管理行为,避免法人人格否认,对于控股子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委任独立的财务人员】各关联公司应该有各自独立的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各自独立的财务流程,实现财务隔离。

【规范关联方的财务往来】公司与其控股子公司之间以及受同一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财产相互独立,严格关联往来程序。比如,需要借用资金的,应当签署借款协议,按照相应借款协议的约定放款及还款,并应支付资金占用费/利息。;

第二章公司登记;

3.关于决议撤销权的新规定及影响;

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轻微瑕疵的不影响决议的有效性。

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无效的前提条件是内容违法。

决议被撤销的前提条件是程序违法、违反章程或内容违反章程。

未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