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直遴选面试真题
网友回忆版汇总
1、你是某大会组织者,之前通知提前1小时到,现在临开会前还有30个人没到,你怎么办?
【答案】:作为大会组织者,面对临开会前还有30个人未到的情况,我会迅速行动。首先,通过电话、短信、大会微信群等多渠道通知未到人员,强调会议即将开始,提醒他们尽快到达。接着,与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未到人员是否有特殊情况,如交通堵塞等,并根据情况提供相应帮助,例如提供路线建议、联系车辆等。同时,适当调整会议流程,先进行一些可以独立完成、不受人员到场情况影响的环节,如播放会议相关视频、发放资料等,以此争取时间等待人员到齐。若仍有部分人员未能按时到达,会议开始后做好记录,会后将会议内容及时传达给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我会保持冷静,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会议能够顺利进行,将人员未按时到场对会议的影响降到最低。
【解析】作为某大会的组织者,面对临开会还有30人没到的情况,我会保持沉着冷静,根据具体情况做以下处理:首先,我会立即淸点人数,了解是哪些人还没有到会,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与各个部门领导取得联系,询问情况,了解与会人员未能到会的原因,是否发生堵车等突发状况,然后让部门负责人打电话给每一个没到的人询问未到原因、能到的具体时间。其次,如果乘到人员因为突发状况而迟到,大部分人员可以每快赶到,我会安排会议推迟片刻,如果无法尽快赶到我会根据未到人员的构成决定会议按时举行还是推迟。如果重要相关人或领导没到,我会向已到的与会人员表示感谢并说明缘由,请大家稍等。我会播放一些与本次会议柑关的视频或宣传片,活跃现场气氛。如果重要相关人或领导已到,我会征求并尊重其意见。再次,如果会议如期举行,有重要发言人无法赶到,我会马上联系他咨询是否可以安排一人明晰发言内容代他发言。如果不能我会重新安排发言人,按照预定议程开会.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会设迟到席,在门口安置提醒牌提醒晚到者轻动作。最后,会议结束后我会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2、为推进合理用药,规范门诊输液,河南省人民医院宣布取消成人普通门诊静脉输液。必需进行输液治疗的,接诊医师要根据病情提出诊疗方案,并建议其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对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这一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河南省人民医院取消成人普通门诊静脉输液这一做法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从医疗资源优化角度看,能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将输液治疗引导至基层,缓解大医院压力,使有限资源能更好服务急重症患者。在合理用药方面,可纠正过度输液现象,减少滥用抗生素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也能促使基层医疗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不过,实施中也可能存在问题,如基层承接能力不足、患者观念难以快速转变等。为此,要加强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做好患者的宣传引导工作,确保政策平稳推进,让分级诊疗真正落地,构建良好的医疗秩序。
【解析】河南省的这一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合理用药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对预防药品不良反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稍有点头疼脑热便去医院门诊或外面的诊所挂吊瓶,这的确是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却潜藏着极大的危害。一方面对医疗机构而言,动辄就进行静脉输液,为“以药养医”提供了市场,如今输几瓶液,要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已不再鲜见;另一方面对患者而言,盲目的静脉输液也为抗生素滥用提供了市场,通过输液的方式为患者注入抗生素在我国十分普遍,据统计显示,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由此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取消成人普通门诊静脉输液不管对医疗事业发展还是患者本身而言都是善举。当然,静脉输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取消了门诊输液,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改变,需要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医务人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或医疗机构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大部分患者能做的只是“遵医嘱”,也就是说,改掉包括动辄输液、滥用抗生素这样的习惯,医疗机构和医生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医务人员应该利用自己拥有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对患者进行正确引导。其次,患者自身也要加强认识,转变就医观念。患者应该认识到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后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更应该对静脉输液的危害有所了解。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最后,对于取消门诊输液后面临的问题也有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比如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也要开辟更加便捷的通道,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为民众排除后顾之忧。
3、在工作中,你要当主角还是配角,为什么?
【答案】:在工作中,既需要当好主角,也需要适时充当配角,这两者都有着重要意义。当主角时,要有勇于担当的意识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在面对核心任务、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