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RESUME
内部审计报告怎么写
目录
CONTENTS
REPORT
内部审计报告概述
审计项目实施情况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评价
违规问题查处与责任追究
报告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内部审计报告概述
REPORT
定义
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目的
旨在帮助组织管理层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风险,并提供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报告主要面向组织的管理层,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等。
报告通常用于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改进以及治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用于外部审计、监管机构或投资者的参考。
使用范围
报告对象
保密性原则
报告应严格保密,确保审计结果和建议仅在适当范围内传播。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护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
客观性原则
报告应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清晰性原则
报告应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易于理解和阅读。
重要性原则
报告应突出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02
审计项目实施情况
REPORT
审计范围
具体说明本次审计涵盖的业务领域、部门、时间段等范围,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审计目标
阐述本次审计的目标,包括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发现潜在风险、提出改进建议等,以明确审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计划完成情况
对照审计计划,详细说明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和人员分工等情况,以反映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介绍本次审计采用的方法,如风险导向审计、数据分析、抽样检查等,以说明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审计方法
阐述审计过程中遵循的程序,包括审计准备、现场实施、报告编写等阶段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审计程序
介绍审计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如审计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应用
发现问题
01
详细列举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内部控制缺陷、违规操作、潜在风险等,并进行分类和定性分析,以明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整改建议
02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纠正违规操作等,以帮助被审计单位及时解决问题并提升管理水平。
跟踪落实
03
对整改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被审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对未整改的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和督促。
03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REPORT
详细描绘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各部门、岗位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
组织架构图
人员配置情况
关键岗位人员信息
列明各部门的人员数量、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以评估其整体人力资源状况。
重点关注关键岗位(如财务、采购、销售等)人员的任职情况,包括其职责、权限、任期等。
03
02
01
绘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图,如采购流程、销售流程、生产流程等,以了解其业务运作方式。
业务流程图
针对每个业务流程,识别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分析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关键控制点分析
评估被审计单位在业务流程中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有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风险控制措施
财务报表分析
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比率分析
计算并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各项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以评估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将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与预算进行比较,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经营成果评价
综合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产品创新等方面,以了解其整体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04
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评价
REPORT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对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风险评估方法的应用,得出组织在战略、财务、运营、市场、法律等方面的主要风险点,以及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结果
内部控制措施
评价组织在各项业务流程中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如授权审批、职责分离、会计系统控制等。
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评价组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内部控制文档记录
评价组织是否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充分的文档记录,包括流程图、控制矩阵等,以便于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
评价组织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是否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