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搅拌站(点)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19.1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37千字
文档摘要

搅拌站(点)管理制度

一、砂浆搅拌点(站)管理规范

场地与设备基础要求:

应严格依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定位,固定安装的搅拌机需设置牢固基础;移动式搅拌机需采用方木或撑架固定,确保设备水平稳定。同时需搭建坚固防护棚,周边需设置畅通排水系统,搅拌区域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操作与安全管理:

搅拌机械需由持证人员专职操作,严格遵守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作业前检查:

确认传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牢固可靠;

检查三角胶带松紧度适宜,搅拌叶片与筒壁间隙保持在3~5mm,搅拌轴两端密封良好。

启动与运行要求:

启动后先空运转,确认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方可加料加水;

砂料需过筛处理,避免小石粒卡阻叶片;

运转中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筒内操作,不得在筒口清理灰浆;

设备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倒出筒内灰浆,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固定式搅拌机上料斗需能在轨道移动,料斗提升时下方严禁站人。

作业后维护:

清除机械内外砂浆及积料,用水冲洗干净;

下班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检修时需在开关箱悬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示标识,严禁非操作人员代岗。

日常保养与定期维护:

操作员每日班前检查机械运转状态,班后清理斗内残余砂浆并冲洗;

连续使用150小时进行一级保养(检查传动轴、润滑油位、皮带松弛度等);

连续使用300小时以上进行二级保养(由专业机械师检修检测)。

二、混凝土搅拌点(站)管理规范

场地与设备安装要求:

需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定位固定,搭建坚固防护棚,确保周边排水畅通、地面硬化。设备由持证人员操作,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固定式机械需设置可靠基础,长期固定需埋设地脚螺栓,短期使用需用枕木找平;

移动式机械需停放于平整坚硬场地,用方木或撑架固定,气温低于5℃时需对管道、水泵等采取防冻措施。

操作与安全规程:

作业前准备:

检查电源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额定值的5%;

确认电机与电器接线牢固,保护接零/接地电阻符合标准;

传动机构、制动器、防护罩等部件齐全可靠,齿轮箱油质油量达标;

空载试运行搅拌筒,确认旋转方向与标识一致,反转出料机型需正反转测试无异常;

进行料斗提升试验,检查离合器、制动器灵敏度,校正供水系统水量误差(不超过2%),核实骨料规格符合设备性能要求。

作业中注意事项:

搅拌筒达到正常转速后上料,加料顺序应为“石子→水泥→砂子”或“砂子→水泥→石子”,严禁超额定容量投料;

运转中严禁手或工具伸入搅拌筒,料斗升起时下方严禁停留或通行,需在料斗下作业时需用铁链或插销锁定;

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声响、轴承过热等情况立即停机检修,检修前清空筒内混凝土;

强制式搅拌机需控制骨料最大粒径,定期检查叶片与筒壁间隙,磨损超标需及时更换。

作业后维护:

全面清理机内、水箱、管道内存料及积水,操作人员进入筒内需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并设专人监护;

料斗降至坑底,需升起时用链条或插销固定;

冬季作业后排空水泵、量水器内积水,设备移动时固定料斗防止晃动。

日常保养与定期维护:

操作员每日班前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班后清理斗内残余混凝土并冲洗;

连续使用100小时进行一级保养(检查传动轴、制动杆、润滑油位、皮带等);

连续使用200小时以上进行二级保养(由专业机械师全面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