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国保密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8.23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6.1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中国保密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答案:A。解析: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

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其中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其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所在。其他选项虽然也是国家秘密的特征,但并非关键特征。

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

()

机密10年

机密★10年

机密●10年

10年★机密

答案:B。解析: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标注形式为:密级★保密期限。所以机密级保密期限10年应标注为“机密★10年”。

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

谁选配谁负责

先审后用

先选后训

边审边用

答案:B。解析:重要涉密部门人员选配要先进行审查,

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保密素质和条件后再任用,即先审后用原则,这样能从源头上保障涉密工作的安全性。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实行()

脱密期管理

定期汇报

行政监督

承诺书管理

答案:A。解析: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在一定期限内仍需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承担保密义务,实行脱密期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其在这段时间因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计算机上使用。

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

办公用

上网用

私人

答案:A。解析:为确保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避免在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计算机上使用导致信息泄露。

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

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外送维修的,应当

()。

单位内部;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

定点维修点;拆除硬盘

单位内部;拆除硬盘

定点维修点;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

答案:A。解析: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首先应在单位内部维修,便于管理和监督。若确需外送维修,必须拆

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防止维修过程中涉密信息被读取或复制。

国家秘密事项变更密级不能决定的是()

原定密机关、单位

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答案:D。解析:国家秘密事项变更密级可以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决定,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

门也有相关权限。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一般没有直接决定变更密级的权力。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派人直接递送

只能派人直接递送

答案:C。解析: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必须采用最安全可靠的方式,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派人直接递送都是符合要求的,以确保绝密级秘密载体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

以下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的是()

私自买卖涉密地图

利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存储、处理绝密信息

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密载体进行销毁

答案:D。解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密载体进行销毁是正确的保密操作行为,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而私自买卖涉密地图、利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存储处理绝密信息、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都违反了保密规定,可能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最小化原则

最大化原则

适当兼顾的原则

保密与效益平衡的原则

答案:A。解析: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将涉及国家秘密事项最核心、最集中的部门部位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这样既能保障国家秘密安全,又能合理配置保密资源。

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

绝密、机密、秘密

核心、重要、一般

重要、一般、内部

特殊、重要、一般

答案:B。解析: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等级,这种划分有助于根据不同的涉密程度对涉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监督。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

()年,机密级不超过()年,秘密级不超过()年。

A.50;30;10

B.30;20;10

C.20;10;5

D.10;5;3

答案:B。解析: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

秘密级不超过10年。

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

保密资格审查

保密教育培训

保密承诺书签订

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涉密人员上岗前需要经过保密资格审查,确保其具备从事涉密工作的基本条件;进行保密教育培训,使其了解保密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其保密责任和义务。所以以上选项都是涉密人员上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