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是
A囿
B台
C园
D圃
【答案】:A
解析:“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帝王贵族可在其中射猎取乐。“台”是用土筑成的高台,主要用于登高远眺、观察天象、通神等。“园”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圃”主要是指种植蔬菜、花卉的园子。所以本题答案选A。
2、单选题:在苏州拙政园和杭州西湖中,众多的景点均以水面作底,形成良好的图底关系,从而使景观结构更加紧凑,体现了水体的什么作用?A、统一B、系带C、景观焦点D、环境
【答案】:A
【解析】统一作用是指水体可将不同的元素、区域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苏州拙政园和杭州西湖中,众多景点以水面作底,水面就如同一个统一的基底,将各个景点连接和融合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图底关系,使景观结构更加紧凑,体现了水体的统一作用。系带作用强调的是水体像纽带一样连接各个部分,但题干重点强调的是整体的统一而非单纯的连接。景观焦点通常是指水体成为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中心,而题干未体现这一点。环境表述过于宽泛,不能准确体现出以水面作底形成紧凑景观结构这一特点。所以答案是A。
3、园路设计时,梯道每升高多少米宜设置休息平台?
A.1.2-1.5
B.1.5-1.8
C.1.8-2.5
D.2.5-3.0
【答案】:A
解析:在园路设计中,梯道每升高1.2-1.5m宜设置休息平台,这样的设计是出于人体工程学和使用舒适度的考虑,能够让行人在行走梯道过程中有适当的休息间隔,避免过度疲劳,所以应选A。
4、以下哪个选项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答案】:A
解析: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但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本题应选单项工程。
5、单选题:湿地公园中的绿化树种和湿地植物中乡土植物比例应大于多少?
A.50
B.60
C.70
D.80
【答案】:C
解析: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规划中,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体现地域特色以及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要求绿化树种和湿地植物中乡土植物比例应大于70%。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等,所以答案选C。
6、单选题:扬州“个园”中堆叠夏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B
解析:扬州“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夏山采用黄石堆叠。黄石质地厚重古朴,色泽苍古,适合表现夏日的雄伟、壮观与热烈。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多用于营造江南园林的婉约意境;宣石用于堆叠冬山,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石笋一般较少用于堆叠夏山。所以本题应选黄石,答案是B。
7、单选题:下面关于水池的布置要点中不正确的是
A.可在池内养鱼,或种植花草
B.池岸设计做到开合有致、聚散得体
C.附属于建筑的水池大多在外形轮廓上不拘泥于建筑的轮廓线,可自由变化
D.人工池通常是园林局部构图中心,一般可用作广场中心、道路尽端以及和亭、廊、花架、花坛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
【答案】:C
解析:附属于建筑的水池,在外形轮廓上通常会与建筑的轮廓线相呼应和协调,以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不拘泥于建筑轮廓线自由变化,所以选项C表述不正确。选项A,在池内养鱼或种植花草是水池布置中常见的做法,可增添景观的生机与美感;选项B,池岸设计做到开合有致、聚散得体,能够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选项D,人工池常作为园林局部构图中心,与广场、道路、亭廊等组合可形成独特景观,这些都是水池布置合理的要点。
8、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灌木,枝细长常弯曲下垂,具棘刺;单叶互生或2-4枚簇生;花淡紫色,浆果红色;性强健,耐干旱;可在工程护坡、石间等处栽植,也可用于生产性景观。A、悬钩子B、木通C、枸杞D、南五味子
【答案】:枸杞
解析:悬钩子为直立灌木,不符合“枝细长常弯曲下垂”的特点,且其形态特征和用途与题干描述不匹配;木通是落叶木质藤本,并非落叶灌木,与题干所给植物类型不符;南五味子为木质藤本,也不符合落叶灌木的特征。而枸杞是落叶灌木,其枝细长常弯曲下垂,有棘刺,单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