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风景园林综合理论》研究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扬州“个园”中堆叠冬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C
解析:扬州“个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其中堆叠冬山使用的山石材料是宣石。宣石色白如雪,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契合冬景的意境。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常用于营造奇峰怪石之景;黄石质地厚重古朴,常用来表现雄伟壮观之态;石笋一般在园林中多作点缀,并非用于堆叠个园冬山。
2、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哪一项是有方向性、连续的线性要素,可以指引人们走向目标区域?
A.区域
B.节点
C.边界
D.道路
【答案】:D
解析: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包括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道路是有方向性、连续的线性要素,它能够指引人们走向目标区域。区域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节点是城市中具有特定功能或重要意义的点状场所;边界则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分隔线。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道路。
3、城市树种规划时,骨干树种宜选择多少种?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B
解析:在城市树种规划中,骨干树种需具备适应本地环境、能体现城市特色等特点。选择20-30种骨干树种较为合适,此数量范围既能保证树种多样化以应对不同的生态需求、丰富城市景观,又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养护管理,确保骨干树种发挥其骨干作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4、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城市更新项目中首要考虑的
A.生物多样性原则
B.以人为本
C.经济性原则
D.艺术性原则
【答案】:B
解析: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以人为本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生物多样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都是城市更新项目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但它们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生物多样性原则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但如果忽视了人的需求,可能导致项目与居民生活脱节;经济性原则对于项目的可持续性很关键,但不能以牺牲居民的利益为代价;艺术性原则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但如果不能契合居民的实际感受和需求,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以人为本是城市更新项目中首要考虑的。
5、颐和园的全园构图中心和建筑中心是以下哪个选项:A.佛香阁B.万寿山C.排云殿D.乐寿堂
【答案】:A
解析:佛香阁是颐和园的全园构图中心与建筑中心,它建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体山脉;排云殿是颐和园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乐寿堂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所以本题选A。
6、单选题: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菊花
B.叶子花
C.金盏菊
D.一品红
【答案】:C
解析: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一般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金盏菊属于长日照植物。而菊花、一品红通常为短日照植物,它们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叶子花也是短日照花卉,需要短日照环境来促进花芽分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7、单选题:下列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的复杂程度与物种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物种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物种越少,食物网越简单。温带草原气候较为温和,有多种草本植物和动物生存,物种有一定的丰富度;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植物种类繁多,能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物种多样性较高;淡水湖泊中存在着各种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鱼类等,生态系统也相对复杂。而极地冻原地区气候寒冷,环境恶劣,能适应这种环境的物种非常少,生产者主要是地衣、苔藓等,消费者种类和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其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所以答案选D。
8、中国古建平面以间为单元,由一间或若干间组成,在面阔方向最多可至多少间?
A.8
B.9
C.10
D.11
【答案】:D
解析:中国古建平面以间为单元,由一间或若干间组成,在面阔方向理论上可以建造多间,但从历史实例和传统规制来看,最多可至11间。
9、单选题:清初,三座大型离宫御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畅春园B.避暑山庄C.圆明园D.静明园
【答案】:D
解析: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分别是畅春园、避暑山庄和圆明园,静明园不属于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0、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的秋色叶变色期及落叶期最晚,近几年在建筑物南边能见到花叶相见的景观?
A.日本晚樱
B.玉兰
C.蜡梅
D.紫薇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