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精选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45.65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9千字
文档摘要

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起挖大树时,土坨大小应比断根坨向外放宽多少厘米,因新根在这一范围内发生较多?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A

解析:起挖大树时,土坨大小应比断根坨向外放宽10-20cm,原因在于新根在这一范围内发生较多,所以应选择10-20cm这个范围。

2、单选题:运用植物表达“知春”,以下哪种植物是最佳的选择?

A.梧桐

B.银杏

C.桃

D.黄檀

【答案】:C

【解析】春天是万物复苏、鲜花盛开的季节。桃花通常在春季开放,是春天的象征之一,用桃花能够很好地表达“知春”这一意象。而梧桐一般在夏季生长较为旺盛;银杏秋天时其叶子变黄,具有独特的景观,它更多地和秋季相关;黄檀花期在5-7月,并非典型的春季开花植物。所以桃是运用植物表达“知春”的最佳选择。

3、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灌木,单叶互生,叶菱状端部常3裂;花单生叶腋,品种及花色丰富;耐干旱瘠薄,不耐积水,耐修剪,抗有毒气体;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材料?

A.黄荆

B.云实

C.木槿

D.蚊母树

【答案】:木槿

解析:木槿为落叶灌木,其单叶互生,叶呈菱状且端部常3裂;花单生叶腋,具有丰富的品种及花色;它具有耐干旱瘠薄、不耐积水、耐修剪、抗有毒气体等特性,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材料。而黄荆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为掌状复叶;云实是藤本植物;蚊母树是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它们的特征均与题干描述不符。

4、单选题下列哪种植物的秋色叶变色及其落叶期最晚

A、无患子

B、金钱松

C、银杏

D、复羽叶栾树

【答案】:D

【解析】复羽叶栾树相较于无患子、金钱松和银杏,其秋色叶变色及落叶期最晚。无患子通常在秋季较早出现叶色变化并落叶,金钱松到秋季叶呈金黄色并脱落,银杏在秋季树叶变黄后也会较快掉落,而复羽叶栾树在秋季变色和落叶的时间相对更晚。

5、单选题:1992年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北京市

B.合肥市

C.珠海市

D.上海市

【答案】:D

解析:1992年,北京市、合肥市、珠海市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上海市并不在其中,所以本题选D。

6、不同的树种,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相比较而言,同一株树,哪一选项树种的碳汇功能较强?

A.桂花

B.松

C.柏

D.水杉

【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且要选出同一株树中碳汇功能较强的树种。碳汇功能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通常光合作用强度越高,碳汇功能越强。在桂花、松、柏、水杉这几种树中,柏的光合作用相对较强,所以其碳汇功能也较强,故应选柏。

7、下列水景形式属动态水景的是

A.湖、池、河

B.河、瀑布、跌水

C.泉、岛、溪

D.湖、河、溪

【答案】:B

【解析】动态水景指的是水体有流动变化、具有明显动态特征的水景形式。河中的水处于持续流动状态;瀑布是水流从高处垂直落下,具有强烈的动态感;跌水也是水流以阶梯状跌落,呈现出动态变化。而湖和池中的水相对静止,主要以静态形式存在;岛是水体中的陆地,并非水景形式。泉虽然有水流涌出,但相较于河、瀑布、跌水,其动态表现不够典型和强烈;溪虽也是水流,但在动态的显著程度上不如河、瀑布、跌水。所以河、瀑布、跌水属于动态水景,应选B。

8、单选题:下列园林植物中常可作为Cl?污染指示植物的是

A.五角枫

B.樟树

C.万寿菊

D.白蜡

【答案】:C

【解析】CL?污染指示植物是指对CL?污染敏感,能快速展现出受害症状以指示CL?污染状况的植物。万寿菊对CL?污染较为敏感,当环境中存在CL?污染时,它能较快出现叶片变色、坏死等受害症状,可作为CL?污染指示植物。而五角枫、樟树和白蜡一般不作为CL?污染指示植物。所以本题应选万寿菊。

9、单选题:明代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是

A.西苑

B.御花园

C.沈东苑

D.慈宁宫花园

【答案】:A

解析:在明代,西苑是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御花园规模相对西苑较小,是帝王后妃休息游览的地方;沈东苑并非明代规模最大的大内御苑;慈宁宫花园主要是供太后、太妃们游憩、礼佛之用,规模也不如西苑大。所以本题应选A。

10、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魏、晋、南北朝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B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其中生成期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处于转折期,这一时期,园林的发展从生成期进入转折阶段,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化日益明显,私家园林异军突起,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寺观园林也开始兴起,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