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膨胀蛭石制品主要用于风景园林建筑的
A.结构材料
B.保温隔热材料
C.维护材料
D.装饰材料
【答案】:B
【解析】膨胀蛭石是一种较好的绝热、吸音材料。它具有质量轻、绝热、吸音、耐火等特点,在风景园林建筑中常被用作保温隔热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承受荷载起骨架作用的材料,膨胀蛭石制品强度等特性不符合结构材料要求;维护材料是用于保护结构或空间等的材料,膨胀蛭石制品并非主要用于维护;装饰材料主要用于美化建筑外观或内部环境,膨胀蛭石制品也不是典型的装饰材料。所以膨胀蛭石制品主要用于风景园林建筑的保温隔热材料,应选B。
2、单选题:粉尘分降尘和飘尘两种,飘尘颗粒粒径在
A、10微米以上
B、10微米以下
C、100微米以上
D、100微米以下
【答案】:B
解析:粉尘分为降尘和飘尘两种,飘尘是指可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其颗粒粒径在10微米以下。因为粒径小,所以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且能随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而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会较快沉降,不属于飘尘。因此正确答案为B。
3、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将土壤分为干土、湿土和潮土。其中土壤含水量大于多少称为湿土?
A.10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内容,按照土壤含水量的划分,土壤含水量大于30%称为湿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4、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中的“夏山”是用哪种石材做掇山?
A.太湖石
B.笋石
C.黄石
D.宣石
【答案】:C
解析:扬州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四季假山中的“夏山”采用黄石来做掇山。黄石质地厚重、古朴苍劲,其粗犷的质感与夏季的热烈、大气相契合,能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氛围,符合夏季山林的意境。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多用以表现奇峰怪石之态,常用于表现春夏之景,但“夏山”并非用太湖石;笋石常用来表现春日之景,以象征春笋破土;宣石色白如雪,主要用于表现冬季雪景。所以本题选C。
5、当人们进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得山林中氧气含量增加,空气清新;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会增加空气湿度,使人感觉空气湿润。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空气清新无帮助;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与空气清新和湿润并无直接关联。所以当人们进入山林时,感到空气清新和湿润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6、按照生态系统理论,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理论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是指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生产食物,只能依赖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质的异养生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非生物环境则包括阳光、空气、水等。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所以本题应选A。
7、下列对于城市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的风速比郊区的风速小
B.城市内气温高于郊区
C.城市的雨量小于郊区
D.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答案】:A
解析:城市存在热岛效应,城市内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有雨岛效应,城市的雨量通常大于郊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活动多等,空气污染往往比较严重。而城市中建筑物密集,会阻碍空气流动,郊区相对开阔,所以城市的风速比郊区的风速小这一描述是错误的。
8、单选题:古树名木的土壤施肥应采用放射沟或穴的方式进行,放射沟宜在何处均匀挖设4-6条?
A.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
B.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外
C.距离树干1m处
D.距离树干1.5m处
【答案】:A
解析:古树名木土壤施肥采用放射沟方式时,应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均匀挖设4-6条放射沟。这样能使肥料更精准地被树木根系吸收,因为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是树木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在此范围施肥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树木提供更有效的养分供应。而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外、距离树干1m处或距离树干1.5m处挖放射沟,可能无法使肥料充分作用于树木根系,导致施肥效果不佳。所以应选择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挖放射沟。
9、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果实可食,在乡村绿化中具有经济价值?
A.核桃
B.青钱柳
C.桃
D.杜仲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