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文件大小:46.53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9.98千字
文档摘要

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木结构室外柱基支承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标高多少毫米以上,并严禁将未经防护处理的木材直接埋入土中?

A.150

B.250

C.350

D.450

【答案】:A

解析:木结构室外柱基支承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标高150mm以上,同时严禁将未经防护处理的木材直接埋入土中,所以应选此数值。

2、单选题:花坛宜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如()。A.水仙B.马蹄莲C.雏菊D.鸢尾

【答案】:C

解析:一、二年生花卉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雏菊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秋季播种,次年春季开花,适合作为花坛花卉。而水仙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秋季栽培,春季开花,常作为室内观赏花卉;马蹄莲是多年生粗壮草本,多作切花或盆栽观赏;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应用于园林地被、花境等。所以本题应选雏菊。

3、单选题:在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缩减的用地类型是()。

A.滞留用地

B.耕地

C.园地

D.草地

【答案】:B

解析:在风景区土地利用规划中,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区资源、提升景观质量与生态功能为目标。耕地往往代表着较为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地,其开发利用方式可能与风景区的整体规划和生态保护理念不相符,还可能会对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滞留用地概念较模糊,不一定需要缩减;园地具有一定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草地本身就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不需要缩减。所以应缩减的用地类型是耕地。

4、单选题:城市廊道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城市河流B.城市大型绿化带C.城市公园路和道路D.城市公园

【答案】:C

解析:城市廊道是指城市中具有线性特征的景观要素,主要起到生态、交通、文化等多种功能。城市河流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是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景观廊道,故A选项属于城市廊道类型。城市大型绿化带通常呈带状分布,能够连接不同的生态区域,发挥生态保护、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城市廊道类型,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城市公园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块状绿地,它虽然有重要的生态和游憩功能,但并不具备线性特征,不属于城市廊道类型,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而城市公园路和道路虽具有线性特征,但一般“道路”并不属于典型的“城市廊道”定义范畴,城市廊道更强调生态、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所以城市公园路和道路不属于城市廊道类型,本题应选C。

5、单选题: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是

A.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

B.便于排水

C.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D.改善通风条件

【答案】:C

解析:园林微地形改造具有多方面意义。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便于排水、改善通风条件都有一定合理性,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其主要意义在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错落有致的景观可以为不同动植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创造多样立地环境更侧重于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营造;便于排水是工程方面的考量;改善通风条件虽对生态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体现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所以选C。

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植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A.科

B.属

C.种

D.品种

【答案】:C

【解析】种是植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科和属是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位,品种则是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并非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所以本题应选C。

7、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果实熟时为蓝黑色,可作垂直绿化?A.金银花B.爬山虎C.络石D.薜荔

【答案】:C

【解析】络石的果实熟时呈蓝黑色,且其具有攀援特性,常可作垂直绿化植物。金银花果实为圆形,熟时蓝黑色,有光泽,但它多用于篱垣、花架、花廊等的绿化,并非典型的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的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等大面积的垂直绿化,但果实并非其显著特征用于描述;薜荔的瘦果水洗可作凉粉,食用价值更受关注,果实形态也并非蓝黑色用于作垂直绿化的突出特征。所以本题应选络石。

8、冬季建筑朝向对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一般环境温度较高的为建筑哪一侧?

A.北侧

B.南侧

C.东侧

D.西侧

【答案】:B

解析:在冬季,太阳位置相对偏南,建筑物南侧能更多地接收到阳光照射。阳光照射会使热量增加,从而使得建筑南侧的环境温度相对较高。而北侧受阳光照射较少,环境温度较低。东侧和西侧在冬季获得的阳光照射量和时间不如南侧,所以温度通常也不如南侧高。因此,一般环境温度较高的为建筑南侧。

9、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