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在水池喷泉工程中,水池的大小要考虑喷高,喷水越高,水池越大,一般水池半径为最大喷高的多少倍?
A.0.5-1.0
B.1.0-1.3
C.1.3-1.8
D.1.8-2.0
【答案】:B
解析:在水池喷泉工程中,存在这样的规律,即水池的大小要考虑喷高,喷水越高,水池越大。一般情况下,水池半径为最大喷高的1.0-1.3倍。
2、单选题:中篱是公园中最常见的类型,高多少米,常用作场地界线和装饰?
A.0.5以下
B.0.5-1.2
C.1.2-1.6
D.1.6以上
【答案】:B
解析:中篱高一般在0.5-1.2m,在公园中是常见类型,常被用作场地界线和装饰。
3、单选题:不同大小的坡度,形成不同的地形,一般坡度在6°-15°,称之为
A.平坦地
B.缓坡地
C.丘陵地
D.陡坡山地
【答案】:B
解析:不同大小的坡度会形成不同地形,一般坡度在6°-15°的地形被定义为缓坡地,所以本题应选B。
4、在乡村绿化中,哪种植物成片种植形成花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花可食还具有经济价值?
A.美女樱
B.黄花菜
C.玉簪
D.凤仙花
【答案】:B
解析:黄花菜在乡村绿化中成片种植能够形成花海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其花可食用,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美女樱一般主要用于观赏,通常不作为可食用花卉带来显著经济价值;玉簪的花朵一般不用于食用,主要是具有一定的观赏作用;凤仙花虽有一定观赏价值,但花并非常见可食用花卉且经济价值更多体现在观赏方面,并非食用方面。所以正确答案是黄花菜。
5、单选题: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是
A.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
B.便于排水
C.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D.改善通风条件
【答案】:C
解析:园林微地形改造具有多方面意义。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便于排水、改善通风条件都有一定合理性,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其主要意义在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错落有致的景观可以为不同动植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创造多样立地环境更侧重于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营造;便于排水是工程方面的考量;改善通风条件虽对生态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体现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所以选C。
6、园路的路面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面层B.结合层C.路基D.基层
【答案】:C
解析:园路的路面结构通常由面层、结合层和基层组成。面层是路面的最上层,直接承受车辆和行人荷载;结合层位于面层和基层之间,主要起粘结和找平作用;基层则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而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不属于路面结构的范畴,所以园路的路面结构不包括路基。
7、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古树衰老的自然因素
A.自然灾害
B.病虫危害
C.土壤营养不足
D.根际铺装面积过大
【答案】:D
【解析】古树衰老的自然因素是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不可控力量或现象对古树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如洪水、台风、雷击等,会对古树的树干、根系等造成直接破坏,影响其生长,属于自然因素;病虫危害是自然界中病虫害侵袭古树,损害其组织和生理机能,导致古树衰老,属于自然因素;土壤营养不足是由于自然的土壤条件变化等原因,使得古树无法获取足够养分而逐渐衰老,也属于自然因素。而根际铺装面积过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并非自然产生的因素,它会影响古树根系的呼吸和水分吸收等,导致古树生长不良。所以不属于古树衰老自然因素的是根际铺装面积过大。
8、单选题:假山的哪个部分是假山立面上最突出、最集中视线的部位?
A.基础
B.拉底
C.中层
D.顶层
【答案】:D
解析:在假山的构造中,顶层是立面上最突出、最能集中视线的部位。基础主要是起到承载整个假山重量的作用;拉底是在基础之上进行的底层石材铺设工作,为后续堆叠打下基础;中层则是假山主体部分的构建,但相比顶层,其在吸引视线的集中程度上不如顶层。所以此处应选顶层。
9、单选题:“拉底”是指铺筑假山的
A.垫层
B.地基
C.灰土基础
D.基础上最底层的山石
【答案】:D
解析:在假山工程中,“拉底”是关键步骤,其含义是在基础上铺设最底层的山石。“拉底”并非指垫层,垫层是基础之下起过渡、排水等作用的构造层,与“拉底”的概念不同;也不是指地基,地基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为基础提供承载能力;灰土基础是一种基础类型,用石灰和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夯实而成,而“拉底”强调的是基础上最底层的山石铺设。所以“拉底”是指铺筑假山的基础上最底层的山石,应选D。
10、直接工程费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下列不属于直接工程费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