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公共场所的交流活动多发生在不相识的人们之间。休息区的设计,要保证人们可以拥有半径在多少厘米以上的空间?
A.40
B.60
C.80
D.100
【答案】:B
解析:在公共场所的交流活动中,出于保证个人一定的空间需求和舒适度等因素考虑,休息区设计应确保人们拥有半径在60cm以上的空间。这个数值是综合考虑人体尺度、活动范围以及社交距离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60cm以上空间可让人们在休息时相对舒适,避免彼此过于拥挤产生不适感,所以正确答案是60cm。
2、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郊野公园属于以下哪一类:A.公园绿地B.防护绿地C.区域绿地D.附属绿地
【答案】:C
解析: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郊野公园属于区域绿地。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等目的,在城市中设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的绿地;附属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而郊野公园通常位于城市建成区之外,具有较大规模和自然生态特征,属于区域绿地的范畴。
3、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果实大多数可食,有的形态奇特,适合在乡村作生产性景观?
A.伞形科
B.唇形科
C.十字花科
D.葫芦科
【答案】:D
【解析】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多种多样,大多数果实可食用,如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等,同时部分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形态较为奇特,像佛手瓜等,适合在乡村作为生产性景观进行种植。而伞形科植物果实较小,可食用的种类相对较少;唇形科植物主要以茎叶入药或提取香料等,果实并非主要可食部分;十字花科植物主要食用其叶、茎、根等部位,果实可食性不强。所以本题应选葫芦科。
4、根据成熟种子内胚乳的有无,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下列植物中为无胚乳种子的是:
A.棕榈科
B.菊科
C.女贞属
D.百合科
【答案】:B
解析:根据成熟种子内胚乳的有无,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菊科植物的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而棕榈科、女贞属、百合科植物通常具有胚乳,其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因此本题应选菊科。
5、单选题:防灾避险绿地不宜选址于
A.综合公园
B.社区公园
C.广场用地
D.历史名园
【答案】:D
解析: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以及广场用地通常具有较为开阔的空间和一定的承载能力,能够在灾害发生时为人们提供临时避难和避险的场所,适宜作为防灾避险绿地。而历史名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其功能定位主要侧重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并非用于防灾避险目的,所以不宜选址为防灾避险绿地。
6、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宋代由官方颁布的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著作?A、《营造法式》B、《长物志》C、《梦溪笔谈》D、《园冶》
【答案】:《营造法式》
解析:《营造法式》是宋代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工程技术的著作,总结了北宋及以前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对各类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都有详细规定。《长物志》是明代文震亨所著的关于生活情趣和品鉴的著作,内容涉及园林、建筑、器物等多个方面。《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涵盖了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诸多领域。《园冶》是明代计成所著的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主要论述园林的规划设计等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营造法式》。
7、单选题: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的形态是
A.半面亭
B.四面亭
C.六面亭
D.扇面亭
【答案】:D
解析: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形态是扇面亭。它的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得名扇面亭。
8、单选题: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建筑的哪一部分?A.屋顶B.屋身C.台明D.台基
【答案】:A
【解析】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部分具有独特且丰富的形式和特征,不同样式的屋顶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不仅体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体系的显著特点,是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屋身主要是承载空间功能等;台明和台基主要起承载和稳定建筑等作用,虽然它们也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较于屋顶,在体现我国传统建筑主要特点方面并不如屋顶突出。
9、随着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日益交叉与融合,风景园林的发展出现了几个转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人工为主,突出硬质景观
B.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自然化
C.扩大到区域大环境建设
D.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
【答案】:A
解析:随着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日益交叉与融合,风景园林的发展呈现出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