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工程准备阶段
02
材料与设备要求
03
路基施工技术
04
质量管控措施
05
安全与环保管理
06
竣工验收与维护
01
工程准备阶段
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
地质勘察
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察,确定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土层结构等参数,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地基处理
边坡稳定性评估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地基,如换填、加固、排水等,确保路基稳定性。
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
1
2
3
施工图纸审核与交底
图纸审核
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施工条件和技术标准。
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有序。
图纸修改
根据审核和交底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施工过程准确无误。
施工区域临时设施规划
根据施工需要,合理规划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道路、仓库、加工厂、生活区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临时设施布置
编制临时用水用电计划,合理布置供水管线、电线电缆等,确保施工期间用水用电安全、可靠。
临时用水用电规划
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临时设施维护
02
材料与设备要求
填料种类
优先选用A、B组填料,包括砂土、黏土、碎石土等,禁止使用高液限黏土和有机质土。
路基填料选择标准
填料性能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路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填料粒径
碎石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厚的2/3,砂土和黏土应满足相应粒径要求。
检测项目
包括填料的颗粒分析、液限、塑性指数、密度、含水量等关键指标。
取样方法
在填料料场随机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检测程序
先进行初步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标准试验,确保填料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测结果处理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填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材料进场检测流程
施工机械配置清单
土方机械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等,用于路基的开挖、填筑和整形。
压实机械
振动压路机、静压压路机、冲击压路机等,用于路基的压实作业。
运输机械
自卸汽车、翻斗车等,用于填料的运输和卸载。
其他机械
挖掘机、吊车、发电机等辅助设备,以及测量、试验和检测设备等。
03
路基施工技术
分层填筑与摊铺工艺
分层填筑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摊铺工艺
填筑材料选择
填筑材料应均匀摊铺,避免出现局部堆积或空洞,同时保证摊铺宽度和厚度的准确性。
选择具有良好透水性、高强度、低压缩性的填筑材料,如碎石、砾石等,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1
2
3
压实度控制与检测方法
压实度控制
根据填筑材料的特性和路基的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压实度指标,如压实度、干密度等。
检测方法
采用现场压实试验、核子密度仪检测等方法,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压实设备选择
根据填筑材料的特性和压实度要求,选择适当的压实设备,如压路机、夯实机等。
边坡防护与排水设施施工
边坡防护
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方法,如砌石、混凝土预制块、植草等,以防止边坡失稳和土壤侵蚀。
03
02
01
排水设施
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等,及时排除路面和边坡的积水,保证路基的干燥和稳定。
边坡监测
对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边坡变形、裂缝等问题,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
04
质量管控措施
压实度检测
采用灌砂法、环刀法等试验方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沉降量监测
设置观测桩,使用水准仪等测量工具定期监测路基沉降量,确保路基稳定性。
压实度/沉降量检测指标
地基处理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无翻浆、无软弹等现象。
隐蔽工程验收标准
填筑材料
选用符合要求的填筑材料进行填筑,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构造物
包括路堤、路堑、过渡段等构造物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质量缺陷防治方案
路基沉降
加强排水措施,提高路基压实度,加强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边坡失稳
采取坡率放缓、加固边坡、植草防护等措施,确保边坡稳定。
路基翻浆
选用合适填筑材料,加强排水措施,避免路基过湿,同时加强压实和检测。
05
安全与环保管理
施工安全防护规范
安全教育
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防护设备
为工人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施工现场标识
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指示工人避开危险区域。
施工机械安全
确保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维修和更换有故障的设备。
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配